淖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淖新华字典,淖康熙字典,淖中华字典,淖國語詞典,淖汉语字典。
【淖】怎么读
汉字 | 淖 | 拼音 | nào、chuò、zhuō |
---|---|---|---|
部首 | 氵 | 笔画 | 11 |
五笔 | IHJH | 五行 | 水 |
繁体 | 淖 | 怎么读 | 跟我读跟我读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DD6 | 字形分析 | 左右结构 |
仓颉编码 | eyaj | 郑码编码 | vike |
四角编码 | 31146 | 笔顺编码 | 44121251112 |
【淖】笔顺笔画
1、淖字的笔顺编码是:44121251112。
2、淖字的部首是氵,淖字的结构为:左右结构,淖字笔划顺序是:点、点、提、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3、淖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淖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巳集上】【水】淖·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淖】基本解释
1.烂泥,泥沼:泥淖。污淖。淖泞(泥泞)。
2.〔淖尔〕蒙语,湖泊:“罗布淖尔”(即“罗布泊”,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柔和。
古同“绰”,绰约。
姓。
【淖】网络解释
淖,读音nào ,意为烂泥,泥沼;蒙古语“淖尔”意为“湖泊”;柔和。另有词性变化。用做动词时的意思是湿润。常见词组有泥~,污~等。
【淖】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奴敎切,音鬧。【說文】泥也。【左傳·成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
又【字林】濡甚曰淖。【前漢·郊祀志】堅冰淖溺。
又水名。【山海經】西北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名曰三淖。
又姓。【路史】楚淖國先爲淖氏。
又【集韻】直敎切,音棹。和也。【儀禮·士虞禮】嘉薦普淖。【註】普,大。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
又尺約切,音綽。與繛綽同。【說文】也。【莊子·逍遙遊】淖約如處子。【註】淖約,柔弱貌。
【淖】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泥也。从水卓聲。奴教切
『說文解字注』
(淖)泥也。左傳曰。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杜注同。倉頡篇云。深泥也。字林云。濡甚曰淖。按泥淖以土與水合和爲之。故淖引伸之義訓和。儀禮。嘉薦暜淖。注曰。暜淖、黍稷也。暜、大。淖、和也。德能大和。乃有黍稷也。劉瓛述張禹之義曰。仲者、中也。尼者、和也。言孔子有中和之德。故曰仲尼。葢漢人尼與泥通用。故漢碑仲尼字或作泥。又按許泥爲水名。不箸塗泥之解。於此補見。是與深同例也。魏晉以後。泥淖字作埿。从水。卓聲。奴敎切。二部。
【淖】文言文
①泥沼。《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引】泥泞。《汉书?韦玄成传》:“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
②柔;柔和。《管子?水地》:“夫水,淖弱以清。”
chuò
通“绰”。见“淖约”。
【淖约】以药石化冰。《旧唐书?李德裕传》“臣所虑赴召者,必迂怪之士,苟合之徒,使物淖,以为小术。”
【淖溺】⒈柔弱。⒉消融。
【淖约】柔弱;柔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