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崇新华字典,崇康熙字典,崇中华字典,崇國語詞典,崇汉语字典。
【崇】怎么读
汉字 | 崇 | 拼音 | chóng |
---|---|---|---|
部首 | 山 | 笔画 | 11 |
五笔 | MPFI | 五行 | 金 |
繁体 | 崇 | 怎么读 | 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5D07 | 字形分析 | 上下结构 |
仓颉编码 | ujmf | 郑码编码 | llwb |
四角编码 | 22901 | 笔顺编码 | 25244511234 |
【崇】笔顺笔画
1、崇字的笔顺编码是:25244511234。
2、崇字的部首是山,崇字的结构为:上下结构,崇字笔划顺序是:竖、竖折/竖弯、竖、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钩、撇、点。
3、崇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崇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寅集中】【山】崇·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崇】基本解释
1.高:崇山峻岭。
2.尊敬;重视:崇敬。推崇。
【崇】网络解释
崇,汉字之一,常用以表示高、终了等含义。也做地名,传为夏禹之父鲧所封之地。崇也是我国姓氏之一。
【崇】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鉏弓切【正韻】鉏中切,音漴。【說文】嵬高也。从山宗聲。【爾雅·釋詁】崇,重也。【郉昺曰】又高貴也。【易·繫辭】崇高莫大乎富貴。【左傅宣十二年】師叔楚之崇也。
又充也。【禮·樂記】復綴以崇。
又【儀禮·鄉飲酒禮】主人再拜崇酒。【註】崇,充也。謂相充實也。
又聚也。【詩·大雅】福祿來崇。【註】謂積而高也。【左傳·隱六年】見惡如農夫之去草,芟夷蘊崇之。【註】蘊,積。崇,聚也。
又【廣韻】敬也,就也。【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
又終也。【詩·衞風】誰謂宋遠,曾不崇朝。【註】言行不終朝而至也。
又崇牙,樂器飾。【詩·周頌】崇牙樹羽。【註】懸鐘磬之處,以采色爲大牙,其狀隆隆然。
又國名。堯時崇伯鯀,商崇侯虎,今西安府鄠縣。
又地名。【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註】在今澧州澧陽縣。
又姓。【正字通】宋靑田令崇大年。
又叶仕莊切,音牀。【琳·大荒賦】仰閬風之城樓兮,縣圃邈以隆崇。若華之景曜兮,天門閌以高驤。
又【正譌】嵩古作崇。別作崧,非。【正字通】韋昭國語註通用崈。崇崈音義同,合崇嵩爲一,非。互見後崧字註。 【集韻】或作崈。
【崇】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九】【山】。
『說文解字』
嵬高也。从山宗聲。鉏弓切
『說文解字注』
(崇)山大而高也。各本作巍高也三字。今正。大雅。崧高維嶽。釋山、毛傳皆曰。山大而高曰崧。孔子閒居引詩崧作嵩。釋名作山大而高曰嵩。崧嵩二形皆卽崇之異體。韋注國語云。古通用崇字。太平御覽及徐鉉皆引其語。詩序曰。崇丘、萬物得極其高大也。此崇之故訓也。河東賦。瞰帝唐之嵩高。眽隆周之大寧。嵩高卽崇高也。漢碑曰。如山如岳。嵩如不傾。謂崇而不傾也。中嶽、禹貢謂之外方。秦名大室。漢武帝始謂之崇高山。因以山下戸三百爲之奉邑。名曰崇高縣。武帝紀、郊祀志、地理志、封禪書可證。崇字地里志作崈。體之小異耳。史、漢或崇嵩錯出。要無礙爲一字。惟後漢書靈帝紀。熹平五年復崇高山爲嵩高山。語大可疑。證以東觀紀。堂谿典請雨。因上言改之。名爲嵩高山。是則非復崇高爲嵩高。乃改崇高爲嵩高。葢其時六書之學不明。謂嵩與崇別而改之。沿至今日。尚仍其誤。李賢注云。前書武帝祠中嶽。改嵩高爲崇高。前書未嘗有此文。武帝改大室爲崇高。武帝以前但曰大室。不曰嵩高也。崇高本非中嶽之專偁。故淺人以崇爲氾辭。嵩爲中嶽。强生分別。許造說文不取嵩崧字。葢其時固憭然也。崇之引伸爲凡高之偁。大雅。福祿來崇。傳曰。崇、重也。禮經崇酒注。崇、充也。邶風。崇朝其雨。傳曰。崇、終也。皆音近假借。○或問釋山嵩高爲中嶽。非古名嵩高之證與。曰嵩卽崇字。封禪書曰。秦有大室。祠大室嵩高也。此謂秦之大室卽漢之崇高也。釋山之嵩高葢漢人語。非本經。故許嶽字下言大室。不言崇高。从山。宗聲。鉏弓切。九部。此篆舊在岊篆之後。解云嵬高也。必轉寫之誤。今依玉篇移其次。依毛傳、釋名易其解。
【崇】文言文
①高。《滕王阁序》:“俨骖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②崇高。《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知己之条贯。”
③推崇,推重。韩愈《进学解》:“拔去凶邪,登崇 良。”
④充满。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崇酒于觞。”
⑤增长。《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奸。”
【崇绝】高远;至高。鲍照《舞鹤赋》:“仰天居之崇,更惆怅以惊思。”
【崇乱】犹言重乱,大乱。司空图《故盐州防御史王纵追述碑》:“上党兴袄,复提王旅;太原崇,兼领郡符。”
【崇日】终日。
【崇替】兴废。陈寿《三国志?吴书?步骘传》:“故贤人所在,折冲万里,信国家之利器,崇之所由也。”
【崇信】1.尊崇信任。2.崇尚信义。
【崇崒】高耸的样子。《梁书?沈约传》:“其为状也,则巍峨崇,乔枝拂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