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瞿新华字典,瞿康熙字典,瞿中华字典,瞿國語詞典,瞿汉语字典。
【瞿】怎么读
汉字 | 瞿 | 拼音 | qú、jù |
---|---|---|---|
部首 | 目 | 笔画 | 18 |
五笔 | HHWY | 五行 | 木 |
繁体 | 瞿 | 怎么读 | 跟我读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77BF | 字形分析 | 上下结构 |
仓颉编码 | buog | 郑码编码 | llni |
四角编码 | 66215 | 笔顺编码 | 251112511132411121 |
【瞿】笔顺笔画
1、瞿字的笔顺编码是:251112511132411121。
2、瞿字的部首是目,瞿字的结构为:上下结构,瞿字笔划顺序是: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横、横、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3、瞿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瞿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午集中】【目】瞿·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3。
【瞿】基本解释
1.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2.〔瞿聃〕佛陀与老子,为“佛”、“道”两教宗奉的教主。
3.〔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后以瞿昙为佛的代称,亦称“乔达摩”。
4.姓。
惊视,惊恐四顾:瞿瞿(a.惊顾的样子;b.迅速张望的样子;c.勤谨的样子)。瞿然。
【瞿】网络解释
瞿(qú),飞禽大鸟类(主要是鹰、雕、隼等)注视的样子,也作“天目”、“天眼”的意思。会意兼形声字。瞿,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之一。在中国《百家姓》中排名326位。
【瞿】康熙字典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句。【說文】鷹隼之視也。【徐曰】驚視貌,會意。
又【禽經】雀以猜瞿視也。【埤雅】雀俯而啄,仰而四顧,所謂瞿也。
又【廣韻】視貌。【集韻】心驚貌。【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
又【雜記】見似目瞿,聞名心瞿。【註】瞿然驚變也。
又瞿瞿,驚遽不審貌。【禮·玉藻】視容瞿瞿。
又瞪視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瞿瞿然。
又無守貌。【詩·齊風】狂夫瞿瞿。【註】謂精神不立,志無所守。
又【爾雅·釋訓】儉也。【詩·唐風】良士瞿瞿。【疏】李巡曰:良士顧禮節之儉也。
又【唐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權俱切,音衢。義同。
又騤瞿,走貌。【張衡·西京賦】百禽?遽,騤瞿奔觸。
又句瞿,斗也。【山海經】陽山有獸,其頸狀如句瞿,名曰領胡。【註】言頸上有肉
如斗也。
又鳥名。【山海經】禱過山,鳥名瞿,如其鳴自號也。
又山名。【山海經】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灘名。【寰宇記】瞿塘在州東一里,古西陵峽也。
又人名。【竹書紀年】殷武乙,名瞿。
又姓。漢有漢南太守瞿茂。
又複姓。【前漢·儒林傳】魯商瞿子木,受易孔子。【註】商瞿,姓也。【遼史·禮志】西域淨梵王子姓瞿曇氏。
又與戵通。【書·顧命】一人冕執瞿。【註】戟屬。
又與衢通。【韓詩外傳】直曰車前,瞿曰芣苢,蓋生於兩旁謂之瞿。【丹鉛錄】楚辭天問,靡萍九衢。衢,本作瞿。
又與蘧通。【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卽瞿麥,藥草也。【集韻】亦作。
又【集韻】衢遇切【正韻】忌遇切,衢去聲。與懼通。恐也。【禮·檀弓】瞿然失席。【註】瞿,本又作懼。【前漢·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又【集韻】訖力切,音亟。瞿瞿,居喪視不審貌。【禮·檀弓】瞿瞿如有求而弗得。徐邈讀。
【瞿】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四】【瞿】。
『說文解字』
鷹隼之視也。从隹从?,?亦聲。凡瞿之屬皆从瞿。讀若章句之句。九遇切。又音衢。
『說文解字注』
(瞿)隼之視也。隼亦鷻字也。知爲鷹隼之視者。以从隹?知之也。吳都賦曰。鷹瞵鶚視。經傳多假瞿爲?。見?下。从隹?。?亦聲。凡瞿之屬皆从瞿。讀若章句之句。古音句讀如鉤。別之曰章句之句。知許時章句巳不讀鉤矣。九遇切。四部。又音衢。鍇本有此三字。音當作若。
【瞿】文言文
①因吃惊而瞪着眼睛。《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②惊惧;惊恐。《冯婉贞》:“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
qú
①兵器名,戟类。《尚书?顾命》:“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
②通“衢”,四通八达的地方。《孙子兵法?九地》:“有瞿地,有重地,有冷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