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阳新华字典,阳康熙字典,阳中华字典,阳國語詞典,阳汉语字典。
【阳】怎么读
汉字 | 阳 | 拼音 | yáng |
---|---|---|---|
部首 | 阝 | 笔画 | 6 |
五笔 | BJG | 五行 | 土 |
繁体 | 陽 | 怎么读 | 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9633 | 字形分析 | 左右结构 |
仓颉编码 | nla | 郑码编码 | ykvv |
四角编码 | 76200 | 笔顺编码 | 522511 |
【阳】笔顺笔画
1、阳字的笔顺编码是:522511。
2、阳字的部首是阝,阳字的结构为:左右结构,阳字笔划顺序是: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竖、横折、横、横。
3、阳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阳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戌集中】【阜】阳·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阳】基本解释
1.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阳二气。
2.太阳;日光:阳光。阳历。阳坡。朝阳。向阳。
3.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4.凸出的:阳文。
5.外露的;表面的:阳沟。阳奉阴违。
6.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阳宅。阳间。阳寿。
7.带正电的:阳电。阳极。
8.指男性生殖器。
9.姓。
【阳】网络解释
阳,yáng,从阝(阜fù)从昜。高明也。——《说文》形声。从阜(fù),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阳】康熙字典
與陽同。見【字彙補】字註。
(陽)〔古文〕【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玉篇】營天功,明萬物謂之陽。【說文】高明也。
又日也。【詩·小雅】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傳】陽,日也。【左傳·文四年】天子當陽。【禮·祭義】殷人祭其陽。【註】陽謂日中時也。【孟子】秋陽以暴之。
又【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註】積陽爲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陽。
又【玉篇】雙也。
又月建。【爾雅·釋天】十月爲陽。【詩·小雅】歲亦陽止。
又【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
又五月五日曰端陽,九月九日曰重陽,見【月令廣義】。
又【爾雅·釋山】山西曰夕陽,山東曰朝陽。【詩·大雅】度其夕陽。【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又水北也。【詩·大雅】在洽之陽。【穀梁傳·僖二十八年】水北爲陽。
又【釋名】丘高曰陽丘,體高近陽也。
又【詩·豳風】我朱孔陽。【傳】陽,明也。
又【玉篇】淸也。
又【詩·周頌】龍旂陽陽。【傳】陽陽,言有文章也。
又【詩·王風】君子陽陽。【傳】陽陽,無所用其心也。
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陽禮敎讓,則民不爭。【註】陽禮謂鄕射飮酒之禮。
又國名。【春秋·閔二年】齊人遷陽。【註】陽,國名。【戰國策】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註】博物志,晉陽國侯溺水,因爲大海之神。
又【春秋·昭十二年】齊高偃帥師納北燕伯于陽。【註】陽卽唐,燕別邑,中山有唐縣。
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西過高陽。【註】屬留。
又關名。【前漢·西域傳】去陽關七千八百二里。
又【左傳·昭二十四年】公孫于齊,次于陽州。
又陽城,山名。漢爲縣,屬潁川郡。
又古帝號。【史記·五帝紀】帝顓頊高陽氏。
又【釋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陽門,在前曰陽,兩旁似門也。
又【玉篇】傷也。
又【莊子·達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則泆陽處之。【註】泆陽,鬼名。
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樹能人語者,非樹能語也,其精爲之,名曰雲陽。
又昌陽,菖蒲別名。【韓愈·進學解】昌陽引年。
又姓。【史記·司馬相如子虛賦】陽子驂乗。【註】古仙人陽陵。【廣韻】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後裔因邑命氏。
又漢複姓,有二十二氏:歐陽、高陽、靑陽、孫陽、子陽、周陽、涇陽、偪陽、梗陽、戲陽、鮭陽、葉陽、陵陽、鮮陽、櫟陽、濮陽、太陽、老陽、安陽、成陽、朱陽、索陽。
又通作揚。【禮·玉藻】盛氣顚實揚休。【註】顚,讀爲闐。揚,讀爲陽。盛身中之氣,使之闐滿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又與佯同。【禮·檀弓】陽若善之。【前漢·高帝紀】陽尊懷王爲義帝,實不用其命。
又音腸。【爾雅·釋詁】陽,予也。【註】魯詩云:陽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陽。【疏】漢書藝文云:魯申公爲詩訓,故是爲魯詩。其經云:陽如之何,申公以陽爲予,故引之。【釋文】陽,音腸。 【五音集韻】俗作。【字彙】俗作阦。【字彙補】亦作陽氜。
【阳】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十四】【
【阳】文言文
①太阳;阳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暴以秋阳,威以夏日。”
②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③温暖。《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④装作;假装。《记王忠隶公翱事》:“皆阳应曰:‘诺’。”
⑤古代哲学概念,与“阴”相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