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伊新华字典,伊康熙字典,伊中华字典,伊國語詞典,伊汉语字典。
【伊】怎么读
汉字 | 伊 | 拼音 | yī |
---|---|---|---|
部首 | 亻 | 笔画 | 6 |
五笔 | WVTT | 五行 | 土 |
繁体 | 伊 | 怎么读 | 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4F0A | 字形分析 | 左右结构 |
仓颉编码 | osk | 郑码编码 | nxma |
四角编码 | 27207 | 笔顺编码 | 325113 |
【伊】笔顺笔画
1、伊字的笔顺编码是:325113。
2、伊字的部首是亻,伊字的结构为:左右结构,伊字笔划顺序是:撇、竖、横折、横、横、撇。
3、伊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伊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子集中】【人】伊·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伊】基本解释
1.用于词语的前面,加强语气或感情色彩:伊始。伊于胡底。伊谁之力?
2.姓。
3.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中用“伊”专指女性,后来改用“她”。
【伊】网络解释
是多义词。作为名词,是姓氏和地名等;作为代词,是第三人称的代称;作为动词,表示“却”,还可以作为语气词。
【伊】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蛜。彼也。【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又發語辭。【詩·邶風】伊余來墍。
又【小雅】伊誰云從。
又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註】師古曰:伊,是也。
又鬰伊,不舒貌。【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
又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
又伊威,委黍也。【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又姓。
又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又木名。【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與洢同。
又【周禮·秋官】伊耆氏。【註】伊耆,古王者號。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
【伊】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八】【人】。
『說文解字』
殷聖人阿衡,尹治天下者。从人从尹。(伊)殷聖人阿衡也。殷聖人之上當有伊尹二字。傳寫奪之。阿衡見商頌。毛傳曰。阿衡、伊尹也。箋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湯所依倚而取平。故以爲官名。伊與阿、尹與衡皆雙聲。然則一語之轉也。許云伊尹、殷聖人阿衡也。本毛說。不言伊尹爲姓名也。諸家或云伊氏尹字。或云名摯。皆所傳聞異辭耳。禮記所偁古文尙書?言尹躬。則尹實其名。尹治天下者。从人尹。尹治猶言治平。此說从人尹之意也。言阿衡者、尹治天下者也。故又謂之伊尹。而伊字亦从尹。於脂切。十五部。釋詁、毛傳皆曰。伊、維也。爲發語辭。詩雄雉、蒹葭、東山、白駒之伊字鄭箋云。當爲繄。繄猶是也。
()古文伊。从古文死。以死爲聲。
【伊】文言文
①指示代词,此。《诗经?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②第三人称代词。彼;他。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
③句首语气词。潘岳《西征赋》:“伊故乡之可怀。”
④句中语气词。谢惠连《赠别》诗:“岂伊千里别。”柳宗元《敌戒》:“纵欲不戒,匪愚伊耄。”
【伊人】这个人;这些人。
【伊始】当初;开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