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概新华字典,概康熙字典,概中华字典,概國語詞典,概汉语字典。
【概】怎么读
汉字 | 概 | 拼音 | gài |
---|---|---|---|
部首 | 木 | 笔画 | 13 |
五笔 | SVCQ | 五行 | 木 |
繁体 | 概 | 怎么读 | 跟我读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6982 | 字形分析 | 左右结构 |
仓颉编码 | daiu | 郑码编码 | fxhr |
四角编码 | 41912 | 笔顺编码 | 1234511541535 |
【概】笔顺笔画
1、概字的笔顺编码是:1234511541535。
2、概字的部首是木,概字的结构为:左右结构,概字笔划顺序是:横、竖、撇、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撇折、撇、竖弯钩。
3、概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
4、概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辰集中】【木】楬·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概】基本解释
1.大略:概况 。大概。
2.一律:不能一概而论。
3.情况;景象:胜概(美好景象)。
4.气度神态:气概。
5.旧时量谷物时用来平斗斛的刮板。
【概】网络解释
详细释义通“慨”“概、慨——按现代汉语,前一个慨为感慨的慨,后一个概为大概、概括的概。若从表面上理解,两字难以通假。但若追根溯源,从本探讨,古书中两字可以通假。因它们原是音义同源而相生的字。本来慨是壮士不得志、忧慨激昂之义。概或作槩,是扢(古没切)用以平斗斛,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汉书·季布传》:‘感概而自杀。’不用慨而用概。不知者以为是错字或者是误笔,其实二者是音同形近的字,义亦相通,是可以假借的。它们怎样相通呢?慨是壮士不得志,有愤恨不平之义。概为量米斗斛的器,可用以平之。不平和求平,相反适相成,矛盾统一,形成一个整体。加以音同形近,自然义亦相通,可以假借。”(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7月出版)
【概】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其謁切,音揭。【說文】楬櫫也。【周禮·秋官·職金】辨其物之媺惡與其數量,楬而璽之。【註】旣揭椾書其數量,又以印封之,有所表識,謂之楬櫫。
又【周禮·秋官·蜡氏】有死于道路者,令埋而置楬。【顏師古曰】楬,杙也。椓杙于葬處,而書死者姓名也。
又【周禮·秋官·明竁註】楬頭,書罪法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列切,音傑。義同。
又【唐韻】丘瞎切。同。止樂器。【禮·樂記】鞉鼓椌楬壎箎。【註疏】椌,柷也。楬,敔也。柷以起樂,敔以止樂。
又木豆也。【禮·明堂位】夏后氏以楬豆。【註】無異物之飾也。齊人謂無髮爲禿楬。
又【淮南子·地形訓】淸漳出楬戾,濁漳出發包。【高註】乞洽切,音恰。楬戾,山名。在上黨。
【概】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卷六】【木】。
『說文解字』
楬桀也。从木曷聲。《春秋傳》曰:“楬而書之。”其謁切
『說文解字注』
(楬)楬櫫也。三字句。趙鈔本及近刻五音韵諩作楬櫫。宋本、葉本、類篇、集韵、宋刊五音韵諩皆作楬桀。葢宋時大徐本固有二。故同一五音韵諩而流傳不一也。今按作桀不可通。桀自訓磔。雖杙有榤者。然頗迂遠。楬櫫見周禮注。職金。楬而璽之。注曰。楬、書其數量以著其物也。今時之書有所表識。謂之楬櫫。廣雅曰。楬櫫、杙也。廣韵曰。楬櫫、有所表識也。楬櫫、漢人語。許以漢人常語爲訓。故出櫫字於說解。仍不大列櫫篆。漢酷吏傳曰。瘞寺門桓東。楬著其姓名。著櫫同字可證也。韵會楬下引說文曰。杙也。櫫也。此小徐眞本。而語似不完。師古注漢書曰。楬、杙也。椓杙於瘞處而書死者名也。師古杙也之云、葢本說文。但說文杙字當作弋。從木。曷聲。其謁切。十五部。今字揭行而楬廢矣。春秋傳曰。楬而書之。未見。疑是引周禮楬而璽之。
【概】文言文
①量米粟时刮平头斛用的木板。《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概者,平量也。” 【引】刮平;削平。《管子?枢言》:“釜鼓满,则人概之。”(釜、鼓:量器。)
②大略;大体。《史记?伯夷列传》:“其文辞不少概见。”
③节操;风度。《后汉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若二三子谓识去就之概。”《晋书?桓温传》:“温豪爽有风概。”
④景象;状况(后起意义)。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故山多药物,胜概忆桃源。”(胜概:美丽的景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