坻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坻新华字典,坻康熙字典,坻中华字典,坻國語詞典,坻汉语字典。
坻字在汉语字典中的拼音是:dǐ、chí,坻是左右结构的字,坻的部首是:土部,共有8画。
【坻】的意思
一、【坻】的基本意思
山坡。也用于地名,如宝坻(在天津)。
江河中的小洲或高地。
二、【坻】的详细意思
1. 坻 [chí]2. 坻 [dǐ]
坻 [chí]〈名〉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坻,小渚也。——《说文》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沚,小沚曰坻。——《尔雅》
得坻则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宛在水中坻。——《诗·秦风·蒹葭》
另见 dǐ
坻 [dǐ]〈名〉
山坡
坻,坂也。——《埤苍》
又如:坻颓(山崩;山崩之声)
——地名用字。河北省有宝坻县 [Di,place name]
另见 chí
三、【坻】现代汉语字典意思
基本字义
名词 水中高地。《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其他字义
参见「宝坻县」条。
四、【坻】高级汉语字典意思
未检索到高级汉语字典内容
五、【坻】古汉语字典意思
chí①水中小洲或高地。《诗经·秦风·蒹葭》:“遡游从之,宛在水中~。”②宫殿的台基或台阶。何晏《景福殿赋》:“罗疏柱之汩越,肃~鄂之锵锵。”③蚂蚁巢外的松土。潘丘《藉田赋》:“~场染履,洪縻在手。”dǐ山坡;斜坡。张衡《南都赋》:“坂~嶻嶭而成巘,谿壑错缪而盘纡。”(嶻嶭:高峻的样子。:山峰。错缪:错杂。)zhǐ“坻”的讹字。止。见“坻伏”。【坻聩】山崩,山崩之声。扬雄《解嘲》:“功若泰山,响若~。”【坻伏】隐伏,潜藏不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郁湮不育。”(宿:久安。郁湮:忧闷而不舒展的样子。)
【坻】的笔画
1、坻字的笔顺为:一丨一ノフ一フ丶,笔顺读作:横、竖、提、撇、竖提、横、斜钩、点,笔顺编码为:12135154。
2、坻字的总笔画为:8画。部首是:土部,部首笔画:3划,部首外笔画:5画。
3、坻字的笔顺笔画的写法顺序如下:
【坻】的拼音
【坻】的组词
一、坻常用组词
坻崿
二、坻怎么组词(两字)
三、坻的组词(三字)
四、坻组词(四字)
【坻】的谜语
未查询到坻字的相关字谜。
【坻】的方言
国际音标 ti???; t????? 日语读音 NAKISA KIZAHASHI SAKA NIHA TOMARU韩语罗马 CI现代韩语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ih2 zih3 [梅县腔] chii2 chi2 [海陆腔] chi2 zhi3 [客英字典] chi2粤语 ci4 dai2潮州话 多衣2(抵)
近代音中古音 澄母 脂韻 平聲 墀小韻 直尼切 三等 開口;照章母 紙韻 上聲 紙小韻 諸氏切 三等 開口;照章母 紙韻 上聲 紙小韻 諸氏切 三等 開口;端母 薺韻 上聲 邸小韻 都禮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齊部 ;定母 灰部 ;端母 灰部 ;王力系统:章母 支部 ;定母 脂部 ;端母 脂部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