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午新华字典,午康熙字典,午中华字典,午國語詞典,午汉语字典。
午字在汉语字典中的拼音是:wǔ,午是单一结构的字,午的部首是:十部,共有4画。
【午】的意思
一、【午】的基本意思
1.地支的第七位。
2.午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十一点到十三点。
3.日中的时候(十二点)。
二、【午】的详细意思
〈名〉
(象形。本义:御马索)
同本义
[甲骨文“午”字]疑当是索形,殆驭马之辔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地支的第七位
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太岁在午曰敦羊。——《尔雅》
用以纪月。即农历五月
午,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
用以纪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谪。——《左传》
用以纪时,即十一时至十三时;正午,白天十二时
午战于彼。——《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时已过午。——《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午枕(午睡);午牌(午时);午晌(晌午);午炮(正午的号炮);午火(正午烈日);午天(中午);午斋(中午的斋食);午暑(中午的暑气);午漏(午时滴漏);午际(午初);午上(中午前);午潮(正午的潮水);午茶(午饭后的茶水)
十二肖属马,因亦为马的代称 。
如:午日三公(马)
干支逢五日午。亦特指五月初五 。
如:端午;重午;午月(五月);午节(端五节)
古人以十二支配方位,午为正南,因以为南方的代称 。
如:午上(南方的上空)
〈形〉
纵横相交
度尺而午。——《仪礼》。郑玄注:“一纵一横曰午。”
又如:午午(交错杂沓的样子);午道(纵横交贯的要道);午贯(十字形交叉贯穿);午割(交叉切割)
〈动〉
通“仵”。违反
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礼记·哀公问》
朝臣舛午。——《汉书·刘向传》
通“迕”。抵触,相遇
视可午其军、取其将…若是则为利者不攻也。——《荀子·富国》
三、【午】现代汉语字典意思
基本字义
名词 地支的第七位。
名词 时辰名。约当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
名词 泛指白天的中间时段。 【组词】:「正午」、「中午」。《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尔乃羲和亭午,游气高褰。」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名词 姓。如汉代有午汝臣。
形容词 白天或夜晚中间时段的。 【组词】:「午餐」、「午饭」、「午夜」。
动词 违背、抵触。通「牾」。《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愬,转相是非。」
其他字义
参见「晌午」条。
四、【午】高级汉语字典意思
基本字义
地支的第七位。
时辰名。约当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午时
泛指白天或夜晚的中间时段。中午、午餐、午夜
其他字义
地支的第七位。
时辰名。约当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 【组词】:午时
泛指白天或夜晚的中间时段。 【组词】:中午、午餐、午夜
五、【午】古汉语字典意思
wǔ①地支的第七位,如“甲午海战”。②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柳毅传》:“~战于彼,未还于此。”③中午;正午。《三峡》:“自非亭~夜分,不见曦月。”④纵横相交。《仪礼·特牲馈食礼》:“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割之。”【午道】纵横交错的道路。【午日】即端午日,农历五月五。
【午】的笔画
1、午字的笔顺为:ノ一一丨,笔顺读作:撇、横、横、竖,笔顺编码为:3112。
2、午字的总笔画为:4画。部首是:十部,部首笔画:2划,部首外笔画:2画。
3、午字的笔顺笔画的写法顺序如下:
【午】的拼音
【午】的组词
一、午常用组词
午安、午餐、午饭、午后、午间、午觉、午门、午前、午时、午睡、午休、午宴、午夜
二、午怎么组词(两字)
三、午的组词(三字)
四、午组词(四字)
【午】的谜语
1.无角牛(打一字)
2.没有头的牛(打一汉字)
3.看着像牛却是马(打一汉字)
4.一出头就长角(打一字)
5.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打一汉字)
【午】的方言
国际音标 wu??? 唐代读音 ngǒ日语读音 UMA韩语罗马 O现代韩语 ?越南语 ng?
客家话 [沙头角腔] ng3 [东莞腔] ng3 [梅县腔] ng3 [宝安腔] ng3 [客英字典] ng3 [台湾四县腔] ng3 [客语拼音字汇] ng3 [陆丰腔] ng3 [海陆腔] ng3粤语 ng5潮州话 ngou2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上聲 五小空;中古音 疑母 姥韻 上聲 五小韻 疑古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模部 ;王力系统:疑母 魚部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