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字收录于 常用字现通表标准字体 ,相关内容:擿新华字典,擿康熙字典,擿中华字典,擿國語詞典,擿汉语字典。
擿字在汉语字典中的拼音是:tī、zhāi、zhì,擿是左右结构的字,擿的部首是:扌部,共有17画。
【擿】的意思
一、【擿】的基本意思
1.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2.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3.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擿永令发去。”
4.揭发:发奸擿伏(揭露隐秘罪恶)。
5.搜索。
6.探。
7.剖开;分。
8.捶。
古同“摘”:“绿桑擿椹。”
1.搔,挠。
2.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擿。”
3.古同“掷”,投掷:“擿玉毁珠。”
二、【擿】的详细意思
1. 擿 [tī]2. 擿 [zhì]
擿 [tī]〈动〉
挑出;剔除
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汉书》
揭露
慕张生之擿伏。—— 梁元帝《玄览赋》
又如:擿伏(揭露隐秘的坏事);擿奸发伏(揭露检举隐秘的奸人和坏事);擿发(揭发)
挑剔 。
如: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别)
另见 zhì
擿 [zhì]〈动〉
搔;挠
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列子·黄帝》
投掷。后作“掷”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庄子·月去箧》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史记·刺客列传》
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掷);擿弃(丢弃)
另见 tī
三、【擿】现代汉语字典意思
基本字义
动词 搔。《说文解字.手部》:「擿,搔也。」《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动词 投。通「掷」。《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荆轲传》:「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
名词 发簪。即搔头。《续汉书志.第三○.舆服志下》:「簪以玳瑁为擿。」
其他字义
动词 挑取、挑出。 【组词】:「擿出」。《汉书.卷八.宣帝纪》:「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
动词 揭发、揭露。 【组词】:「发奸擿伏」。《新唐书.卷二○六.外戚传.杨国忠传》:「国忠已得志,则穷擿林甫奸事,碎其家。」
四、【擿】高级汉语字典意思
未检索到高级汉语字典内容
五、【擿】古汉语字典意思
zhì①搔;抓。《列子·黄帝》:“指~无痟痒。”②搔头,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首饰。《后汉书·舆服志下》:“诸簪珥皆同制,其~有等焉。”③投掷。《庄子·胠箧》:“~玉毁珠。”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掷”。tì挑。韩愈《送穷文》:“~块杳微。”【引】挑动,指使。《汉书·谷永传》:“卫将军商密~永令发去。”【又】揭发。《后汉书·贾复传》:“以~发其奸。”
【擿】的笔画
1、擿字的笔顺为:一丨一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丶フ丶,笔顺读作:横、竖钩、提、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笔顺编码为:12141432512251454。
2、擿字的总笔画为:17画。部首是:扌部,部首笔画:3划,部首外笔画:14画。
3、擿字的笔顺笔画的写法顺序如下:
【擿】的拼音
【擿】的组词
一、擿常用组词
暂无组词
二、擿怎么组词(两字)
三、擿的组词(三字)
四、擿组词(四字)
【擿】的谜语
未查询到擿字的相关字谜。
【擿】的方言
国际音标 t?i?; t????; t??i? 唐代读音 *djhi?k日语读音 KAKU
客家话 [梅县腔] chit7 t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zak7 [客英字典] chit7 tit7 [海陆腔] chit7 zak7 [陆丰腔] dit7粤语 tik1 zek3
近代音中古音 澄母 昔韻 入聲 擲小韻 直炙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錫部 ;透母 錫部 ;王力系统:定母 錫部 ;透母 錫部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