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采[huá cǎi] ,释义:1.华丽的色彩。《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王逸 注:“华采,五色采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2.文采;才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诸子》:“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文之大略也。”叶圣陶《城中·微波》:“青年的华采,当时多么明耀,但是一转眼就暗淡了!”
七采[qī cǎi] ,释义:亦作“七彩”。七色。《西京杂记》卷一:“高祖 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南朝 梁 江淹《丹砂可学赋》:“烂七采之炤燿,漫五色之煴烟。”《花城》1981年第6期:“这些年来,我那七彩虹霓般的梦,早就幻灭了。”详“七色”。
正采[zhèng cǎi] ,释义:正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纯色。
采油[cǎi yóu] ,释义:开采地下的石油。
六采[liù cǎi] ,释义:谓天地四方之色,即青、白、赤、黑、玄、黄六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杜预 注:“画繢之事,杂用天地四方之色,青与白,赤与黑,玄与黄,皆相次,谓之六色。”按,《周礼·考工记·画繢》:“画繢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杜 注本此。
丰采[fēng cǎi] ,释义:同“风采”
采色[cǎi sè] ,释义:1.指绚丽的颜色。","2.神色,容态。","3.文辞的色采。","4.指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风味。
采办[cǎi bàn] ,释义:采购;置办:~年货。
采茶戏[cǎi chá xì] ,释义:流行于江西、湖北、广西、安徽等地的地方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跟花鼓戏相近。
完采[wán cǎi] ,释义:犹兼采。谓有多种色彩。
采清[cǎi qīng] ,释义:坟墓与厕所。
采问[cǎi wèn] ,释义:搜集访问。
翰采[hàn cǎi] ,释义:犹文采。
流采[liú cǎi] ,释义:三国 魏文帝 的剑名。
采听[cǎi tīng] ,释义:1.探听。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凌準 等主谋议唱和,採听外事。”宋 苏轼《谢制科启》:“通变者恐人才之未尽,故详於採听而畧於临时。”","2.犹采纳。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三状》:“臣前已具言 河 利害甚详,而未蒙採听。”","3.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风听臚言於市”三国 吴 韦昭 注:“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古今诗话》云:‘太祖 采听明远,每边事,纤息必知。’”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三·附录》:“旅蒙 盛杏蓀、唐景星、徐雨之 三观察,采听商情,禀请傅相帮办招商局。”
采录[cǎi lù] ,释义:1.采集并记录:~民歌。","2.采访并录制:电视台~了新年晚会节目。
采买[cǎi mǎi] ,释义:选择购买(物品)。
采选[cǎi xuǎn] ,释义: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后来的选官图、升官图。
采区[cǎi qū] ,释义:开挖矿石的地方。
综采[zōng cǎi] ,释义:多方摘取。
省采[shěng cǎi] ,释义:察纳。
采煤[cǎi méi] ,释义:把有价值的煤从地壳中挖掘出来。
采光[cǎi guāng] ,释义:通过设计门窗的大小和建筑物的结构,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自然光照。
采纳[cǎi nà] ,释义: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群众意见。
辞采[cí cǎi] ,释义:1.亦作“辞彩”。犹文采。指诗文的藻饰。","2.指言辞华美。
采纳[cǎi nà] ,释义: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群众意见。
采伐[cǎi fá] ,释义:在森林中砍伐树木,采集木材:~林木。
大采[dà cǎi] ,释义:1.古代天子祭日所穿的礼服。","2.犹言运道好。
采摭[cǎi zhí] ,释义:1.选取,掇拾。","2.采集摘录。
姿采[zī cǎi] ,释义:亦作“姿彩”。仪容风采。
兼采[jiān cǎi] ,释义:谓同时向多方面采取。
打采[dǎ cǎi] ,释义:1.亦作“打彩”。旧称戏曲演至精采处观众向女演员投掷钱币。","2.旧亦用以指狎客给妓女的缠头。
采写[cǎi xiě] ,释义:采访并写出:好人好事,要及时~,及时报道。
采棺[cǎi guān] ,释义:用柞、栎之木做的棺材。柞、栎杂木,不耐腐,贫民用以为棺,意谓简陋。
采战[cǎi zhàn] ,释义:1.犹采补。明 单本《蕉帕记·幻形》:“连宵拜斗魄犹沉,经年鍊气丹难就;待借些採战,向何处搜求。”参见“採补”。","2.掷骰赌彩。宋 高承《事物纪原·农业陶渔·投子》:“明皇 与 杨妃 采战,将北,唯重四可战败为胜,上掷而连呼叱之,宛转良久,而成重四,上大悦。”
瑞采[ruì cǎi] ,释义:同“瑞彩”。宋 牟巘《水调歌头·寿福王》词:“传宣来自絳闕,瑞采蔚轮囷。”
采真[cǎi zhēn] ,释义: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
采葵[cǎi kuí] ,释义:语出《古诗源·古诗》:“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后因以“采葵”喻不耻与贫贱者为友。
采样[cǎi yàng] ,释义:采集样品;取样:食品~检查。
采薇[cǎi wēi] ,释义:1.殷 末,孤竹君 二子 伯夷、叔齐,反对 周武王 伐 纣,曾叩马而谏。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 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採薇”指归隐。其歌称《採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採薇操》,亦省称《採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晋 葛洪《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採薇何足多慕乎?”唐 王维《送别》诗:“遂令 东山 客,不得顾採薇。”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当年 汉 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不见採薇之老。”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而今一发穷无告,不久西山唱《採薇》。”","2.《诗·小雅》篇名。《〈诗〉序》:“文王 之时,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卒,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后遂以“采薇”作调遣士卒的典故。清 姚鼐《吴戍桥》诗:“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3.《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 灭 殷 之后,“伯夷、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三国 魏 嵇康《幽愤诗》:“采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唐 杜甫《别董颋》诗:“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刘肃 诗:“二 陆 不可作,故山归采薇。”","4.指亡国。黄人《<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以塞麦秀,采薇之痛。”
采察[cǎi chá] ,释义:采纳察知;查访。《后汉书·襄楷传》:“三公上书,乞哀 瓆 等,不见採察,而严被谴让。”《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旋军广农,务行德惠,数年之中,东西并举,实为不晚,愿深採察。”宋 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丰熟不须先知,人人争奏;灾伤正合预备,相顾不言。若非朝廷广加採察,则远方之民何所告诉!”
纳采[nà cǎi] ,释义:古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求婚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鴈。”贾公彦 疏:“纳采,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不许,故言纳。”《汉书·平帝纪》:“﹝ 元始 ﹞三年春,詔有司为皇帝纳采 安汉公 莽 女。”
采菽[cǎi shū] ,释义:1.谓采摘豆叶。","2.喻夺取政权。语本《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郑玄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於德者则得之。”《新唐书·文艺传中·苏源明》:“及史思明陷洛阳,有詔幸东京,将亲征。
采缬[cǎi xié] ,释义:有褶的彩色丝织品;彩结。
洁采[jié cǎi] ,释义:洁白的光彩。
盗采[dào cǎi] ,释义:1.谓横征暴敛。《太平经·为道败成戒》:“旁人以财货自助,欲得大官,以起名誉,因而盗採财利,以公趣私,背上利下,是即乱败正治,天地之害,国家之贼也。”","2.非法开采。《明史·何乔新传》:“成化 四年迁 福建 副使。所属 寿寧 银矿,盗採者聚众千餘人,所过剽掠。”
采捕[cǎi bǔ] ,释义:采集捕捞。
采掘[cǎi jué] ,释义:挖取;开采(矿物):~金矿。加快~进度。
田采[tián cǎi] ,释义:封地,采邑。
樵采[qiáo cǎi] ,释义:1.见“樵采”。","2.亦作“樵採”。打柴。","3.打柴的人。
丽采[lì cǎi] ,释义:绚丽的色彩。
异采[yì cǎi] ,释义:1.亦作“异彩”。亦作“异彩”。不同的色彩。","2.指不同色彩的织物。","3.不寻常的文采。","4.异常鲜艳的色彩。","5.比喻突出的成就。
采择[cǎi zé] ,释义:选取;选择:提出几种方案,以供~。
采章[cǎi zhāng] ,释义:1.彩色花纹。多指有彩纹的旌旗、车舆、服饰等。《左传·宣公十四年》:“臣闻小国之免於大国也,聘而献物,於是有庭实旅百;朝而献功,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货。”杜预 注:“采章,车服文章也。”孔颖达 疏:“谓主人陈设物采文章以接宾。”《隋书·宇文恺阎毗等传论》:“稽前王之采章,成一代之文物。”唐 元稹《镇圭赋》:“备采章以尽饰,瑑崇高而定位。”","2.借指官吏。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缚,宛转於鞭挞之下,少顷,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褻至此!”","3.喻才华。《后汉书·杨终应奉等传论》:“应氏 七世才闻,而 奉 劭 采章为盛。”《宋书·郑鲜之传》:“伏见行参军 谢绚,清悟审正,理怀通美。居以端右,虽未足舒其采章;升庸以渐,差可以位拟人。”
采补[cǎi bǔ] ,释义:谓汲取他人元气、精血以补益己身。
山采[shān cǎi] ,释义:谓入山采伐。
采苹[cǎi píng] ,释义:1.采集浮萍。《诗·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清 厉鹗《苹洲和鲍明府》之一:“日落采苹去,江 南春色明。”","2.《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苹序》谓“《采苹》,大夫妻能循法度也。”《左传·隐公三年》:“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后因以“采苹”赞美德行。宋 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
重采[chóng cǎi] ,释义:亦作“重彩”。亦作“重綵”。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句践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汉 桓宽《盐铁论·刺复》:“衣不重彩,食不兼味。”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计倪》:“﹝ 伍子胥 ﹞三年自咎,不亲妻子,饥不饱食,寒不重綵,结心於 越,欲復其仇。”《晋书·姚萇载记》:“﹝ 姚萇 ﹞身食一味,妻不重綵。”《南史·陈纪上·武帝》:“﹝ 武帝 ﹞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采,饰无金翠。”
采暖[cǎi nuǎn] ,释义:通过设计建筑物的防寒取暖装置,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取暖温度。
采莲[cǎi lián] ,释义:1.即《采莲曲》。","2.即《採莲曲》。
素采[sù cǎi] ,释义:见“素彩”。
采石[cǎi shí] ,释义:从石场开采石料头、大理石或石板等的事务、职业或行动。
采获[cǎi huò] ,释义:1.收集。","2.犹收获。","3.采辑;搜集。
采芝[cǎi zhī] ,释义:1.秦末有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见秦政苛虐,乃隐于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疗飢。","2.谓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
博采[bó cǎi] ,释义:广泛采取。
丹采[dān cǎi] ,释义:1.见“丹彩”。","2.词藻,文采。
采采[cǎi cǎi] ,释义:1.犹言采了又采。","2.犹事事。","3.茂盛,众多貌。","4.华饰貌。","5.形容美妙的乐声。
采蓄[cǎi xù] ,释义:收获储藏。
丰采[fēng cǎi] ,释义:同“风采”
采收[cǎi shōu] ,释义:采摘收获;采集收取。
采沐[cǎi mù] ,释义:摘叶剪枝,整枝。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桑柘》:“栽后二年,慎勿採沐;小採者,长倍迟。”石声汉 注:“沐,即修剪树枝。”
揪采[jiū cǎi] ,释义:1.扭拉。","2.理睬。","3.见“揪睬”。
多采[duō cǎi] ,释义:各种颜色,花色繁多。形容各式各样。
黄采[huáng cǎi] ,释义:黄色的光采。
少采[shǎo cǎi] ,释义:黼衣。
章采[zhāng cǎi] ,释义:花纹和色采。
发采[fā cǎi] ,释义:见“发彩”。
深采[shēn cǎi] ,释义:浓厚的文采。
笔采[bǐ cǎi] ,释义:见“笔彩”。
采桑[cǎi sāng] ,释义:1.乐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南朝 宋 鲍照、梁 简文帝、陈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2.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又称《採桑度》。亦为舞曲名。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採桑度>序》。","3.乐府近代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採桑>序》:“《乐苑》:‘《採桑》,羽调曲。又有《杨下採桑》。’按《採桑》本清商西曲也。”唐 张祜 有此作。","4.谓采摘桑叶。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罗敷 善蚕桑,采桑城南隅。”","5.古乐曲名。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乐通二》:“《采桑》,晋 清商西曲。羽调。唐 有大曲。”参见“采桑子”。","6.古 黄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乡宁 西。《左传·僖公八年》:“晋 里克 帅师,梁由靡 御,虢射 为右,以败 狄 于 采桑。”杜预 注:“平阳 北 屈县 西南有 采桑津。”
金采[jīn cǎi] ,释义:指美好的仪态风采。
采药[cǎi yào] ,释义:1.见“采药”。","2.亦作“采葯”。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唐 李白《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宋 苏轼《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清 刘献廷《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清 钱金甫《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采薪[cǎi xīn] ,释义:1.砍柴。","2.打柴。
采掘[cǎi jué] ,释义:挖取;开采(矿物):~金矿。加快~进度。
精采[jīng cǎi] ,释义:1.亦作“精彩”。精神;神采。","2.犹文采。","3.光辉。","4.形容事物佳妙出色。
采暖[cǎi nuǎn] ,释义:通过设计建筑物的防寒取暖装置,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取暖温度。
韬采[tāo cǎi] ,释义:隐藏美丽的光泽。比喻埋没才华。
采收[cǎi shōu] ,释义:采摘收获;采集收取。
色采[sè cǎi] ,释义:见“色彩”。
采衣[cǎi yī] ,释义:指彩色之衣。亦指未冠者之服。
采艾[cǎi ài] ,释义:1.民间习俗。端午节割取艾条悬户避邪。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戯,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唐 李商隐《为安平公进贺端午马状》:“伏以浴兰令节,採艾嘉辰,百辟合祝於 尧 年,万方宜修於 禹 贡。”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前集·节序·端午》:“今在处有採艾採药之説。”","2.采摘艾草。古有采艾疗疾禳毒之俗。《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毛 传:“艾所以疗疾。”南朝 梁 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荆 楚 人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一本作“採艾”。
采薇[cǎi wēi] ,释义:1.殷 末,孤竹君 二子 伯夷、叔齐,反对 周武王 伐 纣,曾叩马而谏。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 周 粟”,隐于 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神农、虞、夏 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 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后以“採薇”指归隐。其歌称《採薇歌》,后人谱为琴曲,称《採薇操》,亦省称《採薇》。见《乐府诗集·瑟曲歌辞一·<採薇操>序》引《琴集》及《乐府解题》。晋 葛洪《抱朴子·任命》:“愿先生委龙蛇之穴,升利见之涂……採薇何足多慕乎?”唐 王维《送别》诗:“遂令 东山 客,不得顾採薇。”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当年 汉 殿,犹闻索米之言;今日 商山,不见採薇之老。”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梁生》:“而今一发穷无告,不久西山唱《採薇》。”","2.《诗·小雅》篇名。《〈诗〉序》:“文王 之时,西有 昆夷 之患,北有 玁狁 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卒,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后遂以“采薇”作调遣士卒的典故。清 姚鼐《吴戍桥》诗:“上相歌《采薇》,严军入悬瓠。”","3.《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 灭 殷 之后,“伯夷、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三国 魏 嵇康《幽愤诗》:“采薇山阿,散髮巖岫,永啸长吟,颐性养寿。”唐 杜甫《别董颋》诗:“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归潜志》卷十四引 元 刘肃 诗:“二 陆 不可作,故山归采薇。”","4.指亡国。黄人《<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以塞麦秀,采薇之痛。”
采蕨[cǎi jué] ,释义:借指隐居不仕的生活。
采茶戏[cǎi chá xì] ,释义:流行于江西、湖北、广西、安徽等地的地方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跟花鼓戏相近。
采食[cǎi shí] ,释义:谓古代公卿大夫依靠封地为生。
采樵[cǎi qiáo] ,释义:1.砍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三国志·魏志·裴潜传》“秀,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会三辅乱,人多流宕,而 干 义 不去,与诸知故相浮沉,採樵自活。”唐 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歌》:“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採樵乐,或説林泉候。”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玛纳斯 有遣犯之妇入山採樵,突为 玛哈沁 所执。”一本作“樵采”。","2.打柴。《左传·桓公十二年》:“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杜预 注:“樵,薪也。”南朝 梁 沉约《宿东园》诗:“陈王 鬭鸡道,安仁 采樵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斫蟒》:“胡田村 胡 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采荠[cǎi qí] ,释义:亦作“采齐”。古乐曲名。一说,逸诗名。
采气[cǎi qì] ,释义:将地下含气层中的天然气采集到地面的工艺方法。须根据气藏情况布置钻孔,让气流顺利地从气井流到地面,并经处理后进入集气管网。
采绘[cǎi huì] ,释义:器物上的彩色图画。亦指文章的修饰加工。
回采[huí cǎi] ,释义:1.用梯段法采掘矿石。","2.修建巷道后进行的采掘、装运、支撑等工序的总称。
妙采[miào cǎi] ,释义:见“妙綵”。
采女[cǎi nǚ] ,释义:1.原为 汉 代六宫的一种称号,因其选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宫女的通称。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一引 汉 应劭《风俗通》:“六宫采女凡数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乡中閲视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长壮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宫,谓之采女也。”《后汉书·皇后纪序》:“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2.古时宫廷中的一种女官。《隋书·后妃传序》:“煬帝 时……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旧唐书·后妃传序》:“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3.仙女名。晋 葛洪《神仙传·彭祖》:“采女 者,亦少得道。”
康采恩[kāng cǎi ēn] ,释义:德语音译词。多种企业集团。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以某一大资本家集团为核心的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它包括不同部门的工业企业、大银行、贸易公司、运输公司等等,明显地表现出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在争夺国内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以取得垄断高额利润。参加的企业在法律上保持独立,实际上被金融寡头控制。
采写[cǎi xiě] ,释义:采访并写出:好人好事,要及时~,及时报道。
食采[shí cǎi] ,释义:亦作“食菜”。享用封邑的租赋。
储采[chǔ cǎi] ,释义:
采擢[cǎi zhuó] ,释义:1.选拔。三国 魏 阮籍《诣蒋公》:“籍 无 邹 卜 之德,而有其陋,猥见採擢,无以称当。”唐 韩愈《感二鸟赋》:“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乃反得蒙採擢荐进,光耀如此。”宋 范仲淹《举张问孙复状》:“今退隐 泰山,著书不仕,心通圣奥,跡在穷谷,伏望朝廷依赦文採擢。”","2.选拔。《晋书·武帝纪论》:“﹝ 武帝 ﹞雅好直言,留心采擢。”唐 李翱《荐士于中书舍人书》:“凡此四人,材能行义,超越流辈,自二年来閲除书,采擢后进多矣,未见胜之者。”
亮采[liàng cǎi] ,释义:辅佐政事。
火采[huǒ cǎi] ,释义:红光。
采样[cǎi yàng] ,释义:采集样品;取样:食品~检查。
采生[cǎi shēng] ,释义:捕杀生人以祭神。旧时某些地区的一种凶残的迷信恶习。《元典章·刑部三·不道》:“土人每遇闰岁,纠合兇愚,潜伏草莽,採取生人,非理屠戮,彩画邪鬼,买觅师巫祭赛,名曰採生。”明 都穆《都公谭纂》卷下:“北京 刘老 者曾往 湖广 岳州。其地往往有杀人者,谓之採生。遇每年闰月,人五六成羣,以长竹竿挑小筐篮,竿上有钩,用以钩人。凡逢人,採隻不採双,虽亲识遇之亦不能免。僧或妇人尤善。”
玄采[xuán cǎi] ,释义:黑色。
采择[cǎi zé] ,释义:选取;选择:提出几种方案,以供~。
光采[guāng cǎi] ,释义:见“光彩”。
凤采[fèng cǎi] ,释义:1.亦作“凤綵”。亦作“凤彩”。指凤凰形的文采。","2.比喻文辞美妙,如凤凰之彩羽。","3.比喻才华和风采。
采绣[cǎi xiù] ,释义:指彩色绣品。喻华美。
采蘩[cǎi fán] ,释义:1.《诗·召南》篇名。","2.《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谓豳公子有与民同甘苦的德行。后因以“采蘩”作思念君子的典故。
采折[cǎi shé] ,释义:采摘。
采茨[cǎi cí] ,释义:1.古代乐章名。","2.采集茅草、芦苇。
采伐[cǎi fá] ,释义:在森林中砍伐树木,采集木材:~林木。
青采[qīng cǎi] ,释义:青色彩衣。
采光[cǎi guāng] ,释义:通过设计门窗的大小和建筑物的结构,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自然光照。
采拾[cǎi shí] ,释义:1.采摘拾取。","2.搜求;拾取;选取。","3.犹选取。
寮采[liáo cǎi] ,释义:见“寮寀”。
采绿[cǎi lǜ] ,释义:《诗·小雅》篇名。緑,通“菉”。荩草。
采种[cǎi zhǒng] ,释义:采集植物的种子。
清采[qīng cǎi] ,释义:清峻而有风采。
笔采[bǐ cǎi] ,释义:见“笔彩”。
颜采[yán cǎi] ,释义:1.容貌。","2.指面子。
采油[cǎi yóu] ,释义:开采地下的石油。
撷采[xié cǎi] ,释义:摘取。
采兰[cǎi lán] ,释义:1.喻选拔俊逸。","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晋束晳《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採兰”喻尽孝养亲。","3.《文选·束晳〈补亡诗·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李善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后因以“采兰”谓供养父母之事。","4.指晋束晳的《补亡诗·南陔》。
采诗[cǎi shī] ,释义:1.搜集民歌。","2.采集民间歌谣。古代有专门机构采诗,为统治阶级观风俗、知得失的一项政治措施。
采椽[cǎi chuán] ,释义:栎木或柞木椽子。言俭朴。
虹采[hóng cǎi] ,释义:指彩旗。
采旄[cǎi máo] ,释义:指用旄牛尾装饰的彩旗。
采币[cǎi bì] ,释义:币帛,彩色丝织品。古代常用作馈赠的礼物或聘礼。
采名[cǎi míng] ,释义:沽名;邀名。
僚采[liáo cǎi] ,释义:同僚。《金石萃编·唐褚亮碑》:“动名教於搢绅,暎徽猷於僚采。”《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年》:“檄书到日,上下僚采,远近兵民,递相告諭,共赴师期。”清 顾炎武《路舍人家见东武四先历》诗:“持此一册书,千秋戒僚采。”
采菱[cǎi líng] ,释义:1.乐府清商曲名。又称《採菱歌》、《採菱曲》。","2.古代歌曲名。
采办[cǎi bàn] ,释义:采购;置办:~年货。
探采[tàn cǎi] ,释义:探求采集。
五采[wǔ cǎi] ,释义:即五色。
采辑[cǎi jí] ,释义:1.搜集辑录。明 陆深《停骖录》:“予同县人 卫君庸 知州事,尝採辑史传文,集为《唐忠臣録》。”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五二:“《诗》则採辑诗赋四六中最下俗艷语,用为 无盐 之粉黛。咏叹淫佚之意,百无一存。”严复 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是以不惮辛勤,广为採辑,附纸分送。”","2.搜采编辑。明 钱德洪《<传习录>跋》:“同门 曾子 才汉 得 洪 手抄,復傍为采辑,名曰《遗言》。”清 曾国藩《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国藩 尝采辑国朝诸儒言行本末。”
采芹[cǎi qín] ,释义:《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 传:“泮水,泮宫之水也。”郑玄 笺:“芹,水菜也。”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后亦指考中秀才,成了县学生员。
采礼[cǎi lǐ] ,释义:因婚聘而由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
采荣[cǎi róng] ,释义:取得荣名。
缛采[rù cǎi] ,释义:亦作“縟彩”。绚丽的色彩。借指繁华的文采。
采拮[cǎi jié] ,释义:摘取。
征采[zhēng cǎi] ,释义:招聘简拔。
采葛[cǎi gě] ,释义:《诗·王风》篇名。
采录[cǎi lù] ,释义:1.采集并记录:~民歌。","2.采访并录制:电视台~了新年晚会节目。
词采[cí cǎi] ,释义:见“词彩”。
绚采[xuàn cǎi] ,释义:文采。
采运[cǎi yùn] ,释义:采收与运送。
采头[cǎi tóu] ,释义:1.指好运气。亦指意外得到的财物。","2.犹兆头。
夏采[xià cǎi] ,释义:《周礼》官名。主管大丧事务。
采珠[cǎi zhū] ,释义:入水取珠。
野采[yě cǎi] ,释义:谓采集野生可食植物。
采藻[cǎi zǎo] ,释义:1.采集水藻。","2.采集辞藻。
三采[sān cǎi] ,释义:三种颜色。特指朱、白、苍三色。
嘉采[jiā cǎi] ,释义:风采,风华。
符采[fú cǎi] ,释义:1.亦作“符彩”。美玉的文理色彩。《文选·左思<蜀都赋>》:“其间则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金沙银砾,符采彪炳。”刘逵 注:“符采,玉之横文也。”《山海经·北山经》“曰 燕山,多婴石”晋 郭璞 注:“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琼瑶以符采剖判,三金以琦玩冶鑠。”","2.比喻人的外表仪容。唐 王勃《采莲赋》:“廼有贵子王孙,乘閒纵观,何平叔 之符彩,潘安仁 之藻翰。”宋 司马光《答河阳李夷白秘校书》:“以是得瞻见符采,承接餘论,其为幸已大。”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引 宋 雷简夫《上欧阳内翰书》:“简夫 顷年待詔公车府,因故人 苏子美 始拜符采,不间不遗,许接议论。”","3.指文艺才华。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才锋峻立,符采克炳。”唐 杨炯《送东海孙尉诗序》:“东川 孙尉,文章动俗,符彩射人。”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康熙 间,陆圻 景宣、毛先舒 稚黄 ……称 西泠 十子,所作诗文,淹通藻密,符采烂然,世谓之西泠派。”
好采[hǎo cǎi] ,释义:见“好彩”。
收采[shōu cǎi] ,释义:1.亦作“收采”。收割采摘。《后汉书·淳于恭传》:“﹝ 恭 ﹞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2.收取;采纳。《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弼 遂倾身结纳朝士,收采名势,以倾东宫。”清 唐孙华《御笔临董其昌<孝经>恭纪》诗:“永兴戈法兼收採,荣映文房异代臣。”","3.录用。《北齐书·魏恺传》:“何虑无人作官职,苦用此汉何为,放其还家,永不收採。”《隋书·董纯传》:“陛下重加收採,位至将军。”宋 范仲淹《青州谢上表》:“伏蒙皇帝陛下,天量庇全,圣衷收采。”","4.见“收採”。
采茶[cǎi chá] ,释义:采摘茶叶。
采山[cǎi shān] ,释义:1.开采矿产。","2.上山打柴。
杂采[zá cǎi] ,释义:1.指各色丝织品。","2.广泛采集。
晁采[cháo cǎi] ,释义:玉名。
云采[yún cǎi] ,释义:见“云彩”。
采木[cǎi mù] ,释义:采办木料。
逸采[yì cǎi] ,释义:灵异的花草。
康采恩[kāng cǎi ēn] ,释义:德语音译词。多种企业集团。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是以某一大资本家集团为核心的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它包括不同部门的工业企业、大银行、贸易公司、运输公司等等,明显地表现出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在争夺国内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以取得垄断高额利润。参加的企业在法律上保持独立,实际上被金融寡头控制。
采种[cǎi zhǒng] ,释义:采集植物的种子。
采葑[cǎi fēng] ,释义:语出《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即蔓菁,叶和根、茎都可食,但根、茎味苦。诗意谓采者不可因此连它的叶子都不要。后因以“采葑”为被人赏识器重的谦词。
采买[cǎi mǎi] ,释义:选择购买(物品)。
采蓄[cǎi xù] ,释义:收获储藏。
采文[cǎi wén] ,释义:犹文饰。
采猎[cǎi liè] ,释义:1.选取。","2.狩猎。","3.打猎。","4.谓泛览书籍,有所采集。
物采[wù cǎi] ,释义:1.色采。《左传·隐公五年》:“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杨伯峻 注:“凡杂色亦可曰物,此物采之物字即是其义。物采为同义连绵词,犹上文轨量为同义连绵词。”《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御孙 私嘆曰:‘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采。女贄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2.景物的光彩。宋 陈善《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东坡 咏梅,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此便是 坡 作夹竹梅花图,但未下笔耳。每咏其句,便如行孤山篱落间,风光物采来照映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