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巴人[xià lǐ bā rén] ,释义:春秋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是当时较普及的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惶恐不安[huáng kǒng bù ān] ,释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绕梁三日[rào liáng sān rì] ,释义: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晨钟暮鼓[chén zhōng mù gǔ] ,释义:见〖暮鼓晨钟〗。
别具匠心[bié jù jiàng xīn] ,释义: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锦上添花[jǐn shàng tiān huā] ,释义:在锦上面再绣上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光彩夺目[guāng cǎi duó mù] ,释义: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金声玉振[jīn shēng yù zhèn] ,释义: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目无全牛[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个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以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琴棋书画[qín qí shū huà] ,释义: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一琴一鹤[yī qín yī hè] ,释义: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
一鼓作气[yī gǔ zuò qì] ,释义:《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衣食住行[yī shí zhù xíng] ,释义: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美中不足[měi zhōng bù zú] ,释义: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
环肥燕瘦[huán féi yàn shòu] ,释义: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黄钟大吕[huáng zhōng dà lǚ] ,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毛骨悚然[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
引商刻羽[yǐn shāng kè yǔ] ,释义: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 ,释义: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百家争鸣[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释义:1.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2.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地大物博[dì dà wù bó] ,释义: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我国~,人口众多。
瑕不掩瑜[xiá bù yǎn yú] ,释义:玉上的疵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礼记·聘义》:“瑕不揜(yǎn)瑜。” 瑜:玉的光彩。
胶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è] ,释义:比喻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
兵不厌诈[bīng bù yàn zhà] ,释义:用兵打仗可以使用欺诈的办法迷惑敌人(语本《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不厌:不排斥;不以为非)。
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 ,释义: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后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活泼舒展。
鸣金收兵[míng jīn shōu bīng] ,释义: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别出心裁[bié chū xīn cái] ,释义: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武艺超群[wǔ yì chāo qún] ,释义:武艺:武术上的本领。也指军事、战斗的本领。形容武艺高强,超出一般人。
不同凡响[bù tóng fán xiǎng] ,释义: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维妙维肖[wéi miào wéi xiào] ,释义:也作惟妙惟肖。形容艺术技巧好,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
目无全牛[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庄子·养生主》记载,一个初杀牛的人,看见的是整个的牛,三年以后,技术熟练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用以比喻技艺到了纯熟的、得心应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体情况。
德艺双馨[dé yì shuāng xīn] ,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 ,释义:也说神工鬼斧。《庄子·达生》:“梓庆(一个叫庆的木匠)削木为 , 成,见者惊犹鬼神。” 后因用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释义: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宋史·苏轼传》:“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妙手丹青[miào shǒu dān qīng] ,释义:指优秀的画家。《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丹青:指绘画的颜料,也借指绘画的艺术。
妙笔生花[miào bǐ shēng huā] ,释义: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后来用“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 ,释义: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运筹帷幄[yùn chóu wéi wò] ,释义:在帷幕之中指挥、谋划。后泛指策划机要。《史记·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帷幄(wéiwò):军中帐幕。
浑身解数[hún shēn xiè shù] ,释义:全身的武艺。解数:武术的架式,也泛指手段、本事。解(xiè)。
娓娓动听[wěi wěi dòng tīng] ,释义: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
多才多艺[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也作多材 多艺。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尚书 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 神。”
货真价实[huò zhēn jià shí] ,释义: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原是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现在引申为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 ,释义:也说神工鬼斧。《庄子·达生》:“梓庆(一个叫庆的木匠)削木为 , 成,见者惊犹鬼神。” 后因用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
高歌猛进[gāo gē měng jìn] ,释义:放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入木三分[rù mù sān fēn] ,释义: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多才多艺[duō cái duō yì] ,释义:也作多材 多艺。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尚书 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 神。”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 ,释义:脍和炙都是美味的食品。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宣和书谱》卷一○:“(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炙(zhì):烤肉。
一花独放[yī huā dú fàng] ,释义: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释义:比喻对不能 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弘明集 理惑论》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别有天地[bié yǒu tiān dì] ,释义: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指另有一种境界。现多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释义: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烘云托月[hōng yún tuō yuè] ,释义:本指绘画的技法,渲染云彩以衬托月亮。比喻着意描绘和渲染周围事物以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别具匠心[bié jù jiàng xīn] ,释义: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触手生春[chù shǒu shēng chūn] ,释义: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 ,释义:形容某些艺术创作优美通俗,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品位的人都能欣赏。
地广人稀[dì guǎng rén xī] ,释义:土地广袤,人口稀少。
门户之见[mén hù zhī jiàn] ,释义:由于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多用于学术上或艺术上。《旧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 门户:派别。见:成见。
改弦更张[gǎi xián gēng zhāng] ,释义: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 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释义: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宋史·苏轼传》:“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 ,释义:形容某些艺术创作优美通俗,各种文化程度和艺术品位的人都能欣赏。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 ,释义:在栋梁等 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豪华的建筑。
歌舞升平[gē wǔ shēng píng] ,释义:唱歌跳舞,庆祝太平。多形容太平盛世,有时也指粉饰太平。
丰衣足食[fēng yī zú shí] ,释义: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栩栩欲活[xǔ xǔ yù huó] ,释义: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礼尚往来[lǐ shàng wǎng lái] ,释义: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现在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回报你。
能工巧匠[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释义: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传神阿堵[chuán shén ē dǔ] ,释义: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大惊失色[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捉襟见肘[zhuō jīn jiàn zhǒu] ,释义:也说捉襟肘见。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同“襟”)而肘见。”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烘托渲染[hōng tuō xuàn rǎn] ,释义: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意思是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别的乐舞不必再看了。后用“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标新立异[biāo xīn lì yì] ,释义:《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道林与冯怀两人在白马寺共同讨论《庄子·逍遥游》,“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原意是说支能独创新意,立论与其他人不同。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 ,释义: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妙手丹青[miào shǒu dān qīng] ,释义:指优秀的画家。《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 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丹青:指绘画的颜料,也借指绘画的艺术。
郑卫之音[zhèng wèi zhī yīn] ,释义: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衣衫褴褛[yī shān lán lǚ] ,释义: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狼狈为奸[láng bèi wéi jiān] ,释义: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比喻互相勾结做坏事。
辉光日新[huī guāng rì xīn] ,释义: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七上八下[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也说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
白雪难和[bái xuě nán hé] ,释义: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
铁画银钩[tiě huà yín gōu] ,释义: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 ,释义: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曼:柔和。
苦心经营[kǔ xīn jīng yíng] ,释义:经营:筹划,管理。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吉光凤羽[jí guāng fèng yǔ] ,释义: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巧舌如簧[qiǎo shé rú huáng] ,释义: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才华横溢[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古色古香[gǔ sè gǔ xiāng] ,释义: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 ,释义: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展览会上的工艺品,琳琅满目,~。
绘声绘色[huì shēng huì sè] ,释义: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
一空依傍[yī kōng yī bàng] ,释义: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胶柱鼓瑟[jiāo zhù gǔ sè] ,释义:比喻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
黄钟毁弃[huáng zhōng huǐ qì] ,释义:中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律。黄钟为阳六律中的第一律。这里的黄钟指一种器大声洪的乐器。黄钟毁弃比喻贤才遭受打击或摈弃。《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人琴俱亡[rén qín jù wáng] ,释义: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旗鼓相当[qí gǔ xiāng dāng] ,释义:也说鼓旗相当。《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公孙述)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指隗嚣)兵马,鼓旗相当。” 原指两军对敌。后用来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改弦更张[gǎi xián gēng zhāng] ,释义:换掉旧的琴弦,再安上新 的。比喻去旧更新,改变制度或作法等。《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宋书·乐志》:“琴瑟时未调,改弦当更张。矧乃治天下,此要安可 忘。”
一技之长[yī jì zhī cháng] ,释义: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挥毫落纸[huī háo luò zhǐ] ,释义:挥动毛笔写字或作画。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挥毫落º¸如云烟。” 毫:毛笔。
莺歌燕舞[yīng gē yàn wǔ] ,释义:黄莺歌唱,燕子飞舞,形容大好春光或比喻大好形势:大地春回,~。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 ,释义: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笔底春风[bǐ dǐ chūn fēng] ,释义: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信笔涂鸦[xìn bǐ tú yā] ,释义: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笔走龙蛇[bǐ zǒu lóng shé] ,释义: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百家争鸣[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释义:1.指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百家”林立、互相争辩的现象。当时学术派别很多,著名的有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等家。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当时思想、学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2.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棋高一着[qí gāo yī zhāo] ,释义: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不落窠臼[bù luò kē jiù] ,释义: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指文章、作品)。窠臼(kējiù):老套子,旧格式。
呼之欲出[hū zhī yù chū] ,释义:也说呼之或出。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像活人一样,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后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黄锺瓦缶[huáng zhōng wǎ fǒu] ,释义: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笔墨横姿[bǐ mò héng zī] ,释义: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
惜墨如金[xī mò rú jīn] ,释义:指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惊魂未定[jīng hún wèi dìng] ,释义: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穿杨贯虱[chuān yáng guàn shī] ,释义:战国 时 养由基 射箭能百步穿杨,纪昌 射箭能正中虱心。事见《战国策·西周策》和《列子·汤问》。后因以“穿楊貫虱”形容技艺高超。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但戰陣之上,洞胸徹札,功必歸於挽强者。而下力倘能穿楊貫虱,則以巧勝也。”明 归有光《与沈敬甫书》:“科舉自來皆撞着,必無穿楊貫虱之技。”参见“穿楊”。
三纲五常[sān gāng wǔ cháng] ,释义: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扣人心弦[kòu rén xīn xián] ,释义: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鬼刻神劖[guǐ kè shén chán] ,释义:犹言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释义:1.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2.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异曲同工[yì qǔ tóng gōng] ,释义:也说同工异曲。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工:工巧。
门户之见[mén hù zhī jiàn] ,释义:由于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多用于学术上或艺术上。《旧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 门户:派别。见:成见。
下里巴人[xià lǐ bā rén] ,释义:春秋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是当时较普及的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紧锣密鼓[jǐn luó mì gǔ] ,释义: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别开生面[bié kāi shēng miàn] ,释义: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意思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来已经褪色了,只是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后多用来形容文艺作品另创新的形式、风格等。
瓦釜雷鸣[wǎ fǔ léi míng] ,释义: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语出《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
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 ,释义:形容非常害怕。
别出心裁[bié chū xīn cái] ,释义: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长歌当哭[cháng gē dàng kū] ,释义: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后用“长歌当哭”表示以长声悲歌代替痛哭,多指书写诗文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当(dàng)。
寓意深远[yù yì shēn yuǎn] ,释义: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夫唱妇随[fū chàng fù suí] ,释义:比喻夫妻互相配合,行动一致。也指夫妻和睦。也作夫倡妇随。
焚琴煮鹤[fén qín zhǔ hè] ,释义:见〖煮鹤焚琴〗。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 ,释义: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级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柔弱,颓靡。
笔走龙蛇[bǐ zǒu lóng shé] ,释义: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一唱三叹[yī chàng sān tàn] ,释义: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德艺双馨[dé yì shuāng xīn] ,释义: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 ,释义:形容建筑物华 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堂皇:气势盛大。
传神阿堵[chuán shén ē dǔ] ,释义: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偃旗息鼓[yǎn qí xī gǔ] ,释义:放倒军旗,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弦外之音[xián wài zhī yīn] ,释义: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释义:传说梁代张僧繇(yóu)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见于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运斤成风[yùn jīn chéng fēng] ,释义:楚国郢人在鼻尖抹了一层白粉,让一个名叫石的巧匠用斤(古代伐木的工具)把粉削去,石便挥动斤呼呼生风,削掉了白粉,郢人的鼻子却毫无损伤(见于《庄子·徐无鬼》),后来用“运斤成风”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引吭高歌[yǐn háng gāo gē] ,释义: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一技之长[yī jì zhī cháng] ,释义: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一丘之貉[yī qiū zhī hé] ,释义:同一土山里的貉。比喻都是同类。《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后比喻两者是同类的坏人。貉(hé):也叫狗獾。
呼之欲出[hū zhī yù chū] ,释义:也说呼之或出。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像活人一样,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后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滥竽充数[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古代齐国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用作自谦的话。竽:古代管乐器。
心有余悸[xīn yǒu yú jì] ,释义:危险的事情虽已过去,回想起来心里还有点后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钟鸣鼎食[zhōng míng dǐng shí] ,释义: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唐王勃《滕王阁序》:“阎闾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古代炊具。
沁人心脾[qìn rén xīn pí] ,释义: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 ,释义: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后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活泼舒展。
心灵手巧[xīn líng shǒu qiǎo] ,释义: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
丝竹管弦[sī zhú guǎn xián] ,释义: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能工巧匠[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释义: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金鼓齐鸣[jīn gǔ qí míng] ,释义:指战斗正在进行。也形容军威盛大。金鼓:金属制的乐器和战鼓。古代作战时用它们发号令,壮军威。
心灵手巧[xīn líng shǒu qiǎo] ,释义: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释义:1.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2.琴曲。取材于《吕氏春秋》中伯牙鼓琴的故事。清代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是近代流传最广的曲目之一。
饥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 ,释义:冷饿交加。
丹青不渝[dān qīng bù yú] ,释义: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礼贤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 ,释义: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烹龙炮凤[pēng lóng páo fèng] ,释义: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