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五字的两个字词语

今天词语大全网站要给大家提供的是带五字的两个字词语,这篇内容中收录了较多的带五字的两个字词语,部分词语有拼音和释义,带五字的两个字词语都摘录于汉语词典,希望这些带五字的两个字词语能够帮助到您。

五脉[wǔ mài]释义:指五脏正常脉象。

五亭[wǔ tíng]释义:古迹名。白苹亭、集芳亭、山光亭、朝霞亭、碧波亭 的合称。故址在今 浙江 湖州市 白苹洲。唐 开成 三年 杨汉公 为刺史时建。唐 白居易《白苹洲五亭记》:“湖州 城东南二百步,抵 霅溪,溪连 汀洲,洲一名 白苹 ……至 开成 三年,弘农 杨君 为刺史,乃疏四渠,濬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宋 张先《倾杯·吴兴》词:“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 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

五欲[wǔ yù]释义:1.指耳、目、鼻、口、心的欲望。","2.佛教谓色、声、香、味、触五境生起的情欲。亦谓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3.道教沿袭其说而稍有不同。谓声、色、香、味、爱憎之欲。

重五[chóng wǔ]释义:同“重午”。

五禽[wǔ qín]释义:1.指鹤、孔雀、鹦鹉白鹇鹭鸶五种飞禽。","2.见“五禽戏”。

五藏[wǔ zàng]释义:1.亦作“五臧”。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医谓“五脏”有藏精气而不泻的功能,故名。","2.佛教的五类经典

五横[wǔ héng]释义:1.指监察五官纠察之官。","2.五种无益于国之人。指韩非在《五蠧》篇中所说的学者、带剑者、言谈者、患御者和商工之民等五种人。

五凉[wǔ liáng]释义:指 晋 和 南朝 宋 时北方十六国中的 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其地均在 甘肃 境内,后借指 甘肃 一带

五镇[wǔ zhèn]释义:1.指东镇沂山(今山东临朐)、西镇吴山(今陕西陇县)、中镇霍山(今山西霍县)、南镇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北镇医巫闾山(今辽宁北镇市)

五图[wǔ tú]释义:指《五岳真形图》。

五铢[wǔ zhū]释义:1.即五銖钱。","2.见“五銖衣”。

五蕴[wǔ yùn]释义: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刹那变化成分,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形成了个我。

五极[wǔ jí]释义:犹五刑。极,诛。

五军[wǔ jūn]释义:1.古代军制。","2.古代军制。","3.古代军制。","4.泛称朝廷军队

五典[wǔ diǎn]释义: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孔 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蔡沉 集传:“五典,五常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2.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左传·昭公十二年》:“﹝ 倚相 ﹞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书序》:“少吴、顓頊、高辛、唐、虞 之书,谓之五典。”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3.泛指古代典籍。南朝 梁 萧纲《南郊颂》:“《五典》三墨,既葳蕤于璧水;九流《八索》,亦繽纷于 石渠。”明 沉受先《三元记·讲学》:“素志惟甘清淡,《三坟》、《五典》沉酣。”","4.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汉 荀悦《申鉴·政体》:“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五典以经之,群经以纬之。”《后汉书·朱浮传》:“五典纪国家之政,《鸿范》别灾异之文。”李贤 注引《礼记》:“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五霸[wǔ bà]释义:其说法不一,一般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他们在诸侯中势力强大,称霸一时。

五剑[wǔ jiàn]释义:指 春秋 时 越王 元常 使 欧冶子 所造的五把宝剑,其名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见 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五羊[wǔ yáng]释义:见“五羊城”。

五南[wǔ nán]释义:江南、湖南、岭南、海南 和 云南 的合称。

五阴[wǔ yīn]释义:1.谓《易》剥卦中重迭的五个阴爻。见《易卦变图》。","2.中医称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厥阴五条经络为“五阴”。","3.亦作“五廕”。即五藴。

五兽[wǔ shòu]释义:五类动物

五形[wǔ xíng]释义:指头和四服。泛指身体。

五运[wǔ yùn]释义:1.古代五行生克说推算出的王朝兴替的气运。","2.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行。

五种[wǔ zhǒng]释义:五种谷物

五公[wǔ gōng]释义: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西汉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东汉袁安、子敞、孙汤、汤子逢、逢弟隗。","3.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晋葛旟、路秀、卫毅、刘真、韩泰。","4.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晋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见《南史·宋武帝纪》、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五公》。

杜五[dù wǔ]释义:杜甫 祖父 杜审言,与 苏味道、李峤、崔融 齐名,时称“文章四友”。

五楼[wǔ lóu]释义西汉 末以 张文 为首领农民起义军的称号

五辛[wǔ xīn]释义:即“五荤

五古[wǔ gǔ]释义:每句五字的古体诗。见〖古体诗〗。

五管[wǔ guǎn]释义:1.指五脏腧穴。","2.指今岭南地区。

五杀[wǔ shā]释义:1.指墨、劓、剕、宫、大辟五刑。","2.犹五行

五原[wǔ yuán]释义:1.关塞名。即 汉 五原 郡之 榆柳塞。在今 内蒙古自治五原县。《汉书·匈奴传下》:“呼韩邪单于五原塞,愿朝三年正月。”唐 贾至《出塞曲》:“传道五原烽火急,单于昨夜寇新 秦。”","2.地名合称。在今 陕西省。唐 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五原空壁垒,八水散风涛。”仇兆鳌 注引《长安志》:“长安、万年 二县之外,有 毕原、白鹿原、少陵原、高阳原、细柳原,谓之五原。”","3.地名合称。在今 宁夏 境内。唐 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促驾逾三水,长驱望五原。”陈熙晋 注:“五原谓 龙游原、乞地千原、青岭原、可嵐贞原、横槽原也。”","4.指 唐 韩愈《原道》《原性》《原人》《原鬼》《原毁》五文。明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原》:“自 唐 韩愈 作‘五原’,而后人因之。”

五度[wǔ dù]释义:1.五行。","2.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3.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4.五次。

五姓[wǔ xìng]释义:1.旧时术士按宫、商、角、徵、羽将姓氏加以分类,称为“五姓”。","2.指梁、唐、晋、汉、周五代。","3.犹言百姓

五岭[wǔ lǐng]释义: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

五星[wǔ xīng]释义:1.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五松[wǔ sōng]释义:1.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后人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2.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

五华[wǔ huá]释义:1.五色仙花。","2.谓五色光华。","3.道教谓五方之气。

五五[wǔ wǔ]释义:1.《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 时因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縗杖其未除。”《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2.二十五。《鹖冠子·度万》:“五音六律稽从身出,五五二十五以理天下,六六三十六以为岁式。”陆佃 注:“五五,五其音之五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老臣慺慺,愿国家同祚於 轩辕 之五五,而未及 周文 之二五,用为伊邑。”此谓 黄帝 有子二十五人。","3.以五为行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鵠,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南朝 梁 江淹《学梁王兔园赋》:“上飞 衡 阳,下宿 沅 汉,十十五五忽合而復散。”《晋书·天文志中》:“凡降人气,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头;又云,如人叉手相向。”","4.谓以五人为伍,犹如古代军队编制。《魏书·高佑传》:“设禁贼之方,令五五相保,若盗发则连其坐,初虽似烦碎,后风化大行,寇盗止息。”

五戒[wǔ jiè]释义: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应遵守的五项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五峰[wǔ fēng]释义:指五个手指。《全唐诗》卷八七九载《酒令·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为手势令”元 胡三省 注:“五峰,通呼五指也。”

五声[wǔ shēng]释义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宫、商、角、徵(zhǐ)、羽。

五众[wǔ zhòng]释义:1.指司陡、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属吏。","2.佛教语。出家的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3.佛教语。“五藴”的旧译。

五叶[wǔ yè]释义:1.指人参。","2.五个花瓣。","3.五代,五世。

五牛[wǔ niú]释义:皇帝乘舆的代称

五云[wǔ yún]释义:1.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关尹子·二柱》:“五云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云笈七籤》卷四一:“五云交荫,六炁扇尘。”","2.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南齐书·乐志》:“圣祖降,五云集。”唐 骆宾王《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瑞开三眷,祥洽五云。”明 汪廷讷《广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丽日五云浮,开綺讌,待宸游。”","3.指皇帝所在地。唐 王建《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明 梅鼎祚《玉合记·赐完》:“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清 陈梦雷《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遥向五云深处望,低徊今昔辛酸。”","4.指云英、云珠、云母、云液、云沙五种云母。据称按五季服用,能寿考乃至成仙。晋 葛洪《抱朴子·勤求》:“或闻有晓消五云,飞八石,转九丹,治黄白。”晋 葛洪《抱朴子·仙药》:“服五云之法……服之一年,则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参阅 杨明照《<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5.见“五云体”。

五痔[wǔ zhì]释义:五种痔疮。

五泄[wǔ xiè]释义:1.见“五泄”。","2.亦作“五洩”。山名。在浙江诸暨县境,因山有五瀑布而得名。

五黄[wǔ huáng]释义:1.美玉。","2.五谷。","3.星名。阴阳家谓九星之一。

五明[wǔ míng]释义:1.见“五明扇”。","2.梵语意译。佛教所说的古印度五种学问。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见《菩萨地持经》卷三。

五京[wǔ jīng]释义:1.指 唐 代的中京 长安、东京 洛阳、西京 凤翔、南京 成都、北京 太原。《旧唐书·地理志一》:“﹝ 至德 二年﹞十二月,置 凤翔府,号为西京,与 成都、京兆、河南、太原 为五京。”","2.指 唐 时 渤海 的上京 龙泉府、中京 显德府、东京 龙原府、南京 南海府、西京 鸭渌府。《新唐书·渤海传》:“地有五京,十五府。”","3.指 辽 的上京 临潢府、东京 辽阳府、中京 大定府、南京 析津府、西京 大同府。《辽史·地理志一》:“太宗 以 皇都 为上京,升 幽州 为南京,改 南京 为东京,圣宗 城中京,兴宗 升 云州 为西京,於是五京备焉。”","4.指 金 的上京 会宁府、东京 辽阳府、北京 大定府、西京 大同府、南京 开封府。《金史·地理志上》:“﹝ 金 ﹞袭 辽 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

五民[wǔ mín]释义:1.指褊急之民、狠刚之民、怠惰之民、费资之民、巧谀恶心之民。","2.指《诗》《书》谈说之士、处士、勇土、技艺之士、商贾之士。","3.指士、农、商、工、贾。亦泛指五方之民。","4.指士、农、工、商贾、兵。

五丈[wǔ zhàng]释义:见“五丈原”。

五台[wǔ tái]释义:山西省的县。位于省东北部,为山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在其境内,主峰海拔3058米。佛教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

五日[wǔ rì]释义:1.指农历月初五,端午节。","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五郎[wǔ láng]释义:唐 武则天 宠臣 张易之 的称号

五征[wǔ zhēng]释义古人以雨、暘、煖、寒、风五者是否适时作为吉凶的徵验,称为“五徵”。

五德[wǔ dé]释义:1.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2.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温、良、恭、俭、让。","3.指人的五种品德。谓智、信、仁、勇、严。","4.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玉有仁、智、义、礼、信五德。","5.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6.比喻物的五种特征。古谓蝉有文、清、廉、俭、信五德。","7.东、西、南、北、中五方种的五色谷物

五液[wǔ yè]释义: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汗、涕、泪、涎、唾等五种分泌液的合称。

五沟[wǔ gōu]释义:五重壕堑。

五宗[wǔ zōng]释义:1.古代宗法,继承始祖后人大宗继承高祖曾祖、祖、父的后人为小宗;大宗一,小宗四,合为“五宗”。参阅汉班固《白虎通·宗族》。","2.犹言五世。谓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3.同母者为一宗。五宗,谓一父五母所生子女。","4.佛教宗派名。禅宗慧能一系的南宗所分化的五个宗派。即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5.指五岳

五虫[wǔ chóng]释义:1.古人动物分为五类,即羽虫(禽类)、毛虫(兽类)、甲虫(昆虫类)、鳞虫(鱼类)、倮虫(人类),合称“五虫”。见《大戴礼记·易本命》。","2.泛指各类动物

五难[wǔ nán]释义:谓有碍养生之道的五种情欲。

九五[jiǔ wǔ]释义:1.《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2.指帝王

五津[wǔ jīn]释义长江 自 湔堰 至 犍为 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称。

五院[wǔ yuàn]释义:1.唐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五官之署为五院。后代沿用其称。","2.民国时指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

五坊[wǔ fāng]释义:唐 代为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至 宋 初始废。《新唐书·百官志二》:“闲廏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自 真宗 封禪之后,不復校猎,废五坊之职。”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隶五坊之乐。”

五品[wǔ pǐn]释义:1.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孔 传:“五品谓五常。”孔颖达 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晋 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五品时训,民神攸鑠。”明 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当 尧 之时,天下之故多矣,洪水方割矣,民未粒食而阻飢矣,五品不逊矣,五刑未明矣。”","2.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汉书·王莽传中》:“帅民承上,宣美风俗,五品乃训。”颜师古 注:“五品即五常,谓仁、义、礼、智、信。”","3.五等。古代功勋的五种名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閲。”","4.五等。古代贝币的五个等级。《汉书·食货志下》:“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五十。幺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十。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是为贝货五品。”","5.九品官阶的第五级。《隋书·礼仪志五》:“今犊车通幰,自王公已下,至五品已上,并给乘之。”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中:“秘书省少监 崔行功,未得五品前,忽有鸜鵒衔一物入其堂,置案上而去。”

五法[wǔ fǎ]释义:1.谓规、矩、绳、权、衡。","2.谓仁、义、礼、智、信。","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五南[wǔ nán]释义:江南、湖南、岭南、海南 和 云南 的合称。

五将[wǔ jiàng]释义:古代称北极星周围五个星座为五将。

五会[wǔ huì]释义:1.谓五次会盟。《左传·襄公八年》:“五会之信,今将背之。”杜预 注:“谓三年会 鸡泽,五年会 戚 又会 城棣,七年会 鄬,八年会 邢丘。”","2.古代医家术语。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的合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 乃使弟子 子阳 厉鍼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张守节正义引《素问》:“五会谓百会、胸会、听会、气会、臑会也。”","3.一种大船名。《太平御览》卷七七○引 晋 周处《风土记》:“小曰舟,大曰船。温麻 五会者,永寧县 出豫林,合五板以为大船,因以五会为名也。”

五瑞[wǔ ruì]释义: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2.五种祥瑞之物。谓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见《隶释·汉李翕黽池五瑞碑》。亦谓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见《宋史·乐志一》。

五祀[wǔ sì]释义:1.谓禘、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2.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 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 句芒,火正曰 祝融,金正曰 蓐收,水正曰 玄冥,土正曰 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閭,腊先祖五祀。”郑玄 注:“五祀,门、户、中霤、灶、行也。”汉 王充《论衡·祭意》:“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霤,人所託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门神》:“夫门为五祀之首,并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3.五类应享受祭祀功臣。汉 蔡邕《独断》:“五祀之别名:法施於民则祀,以死勤事则祀,以劳定国则祀,能御大灾则祀,能扞大患则祀。”

五部[wǔ bù]释义:1.谓金、木、水、火、土五行。","2.指古代高句骊国消奴、绝奴、顺奴、灌奴、桂娄五个部族。见《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亦泛指高句骊国。","3.中医指额、頦、鼻、左腮、右腮。

五株[wǔ zhū]释义: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五大夫为 秦 官名,第九爵,后人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五浊[wǔ zhuó]释义:1.五种恶浊行为。","2.见“五浊恶世”。

五花[wǔ huā]释义:1.见“五花马”。","2.五加皮的别名。","3.即五行阵。

五车[wǔ chē]释义:1.见“五车书”。","2.星名。亦称五潢,属毕宿,共有五星。","3.古代统治使用的五种车子。","4.古代的五种兵车。即戎路、广车、阙车、苹车、轻车

五羊[wǔ yáng]释义:见“五羊城”。

五律[wǔ lǜ]释义:五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见〖律诗〗。

五鼓[wǔ gǔ]释义:见五更条。

五石[wǔ dàn]释义:1.指五种石料。后被道教用以炼丹。","2.五色琉璃。","3.见“五色石”。","4.见“五石散”。","5.容积为五石。

五体[wǔ tǐ]释义: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4.指四肢及头。

五侯[wǔ hòu]释义:1.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五侯九伯”。","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3.泛指权贵豪门

五火[wǔ huǒ]释义:五种火攻战术

五时[wǔ shí]释义: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吕氏春秋·任地》:“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高诱 注:“五时五行生杀之时也。”陈奇猷 校释:“五时者,春、夏、秋、冬、季夏也。本书《十二纪》,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而於《季夏》之末别出中央土一节,是以木、火、金、水、土五行配属春、夏、秋、冬四季,即所谓五时也。”《隋书·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於五时取五木以变火,用功甚少,救益方大。”","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槃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槃时。南朝 梁 刘孝标《<昭明太子集>序》:“五时密教,月犹镜象;一乘妙旨,观若掌珠。”清 龚自珍《总正历代所译一切经》:“释迦 既没,阿难 结集 释迦 一代五时之教。”

五华[wǔ huá]释义:1.五色仙花。","2.谓五色光华。","3.道教谓五方之气。

五本[wǔ běn]释义古人修身处世的五项根本要求

五邑[wǔ yì]释义:五邑或称四邑、六邑,皆指今广东江门市管辖范围

五弦[wǔ xián]释义古代乐器名。

五斗[wǔ dǒu]释义:1.见“五斗米”。","2.即五星。

五供[wǔ gòng]释义祭祀时放供品的器皿,包括香炉、两烛台、一香筒、一灯盏

中五[zhōng wǔ]释义: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

五相[wǔ xiàng]释义:指 唐 代 裴垍、王涯、杜元颖、崔群 和 李绛 五宰相

五都[wǔ dōu]释义:1.战国 齐 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战国策·燕策一》:“王(齐宣王)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史记·燕召公世家》:“五都之兵。”司马贞 索隐:“五都即 齐 也。按,临 淄 是五都之一也。”","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汉 以 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 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三国 魏 以 长安、谯、许昌、邺、洛阳 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许县 为 许昌县”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长安、譙、许昌、鄴、洛阳 为五都。”","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唐 韩愈《赠张童子序》:“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群吏,皆厚其餼赂。”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五畜[wǔ chù]释义:指牛、羊、猪、鸡、狗五种家畜

五风[wǔ fēng]释义:1.五方之风。","2.中医谓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3.五日刮一次风。

五河[wǔ hé]释义: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

五元[wǔ yuán]释义古代一种纪年法。唐 周存《太常新复乐悬冬日荐之圜丘赋》:“绳五元以气应,考八能而术全。”前蜀 杜光庭《众修甲子醮词》:“輒因六甲之辰,五元之首,同诚励志,沥恳祈恩。”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书烟波钓叟歌后》:“《五行大义》云:‘九宫别以己亥为元首,分为五元。初己亥六十年天元,次六十年地元,次人元,次河元,次海元,亦纪年所用。’”

五射[wǔ shè]释义古代行射礼时的五种射法。

五保[wǔ bǎo]释义中国农村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险。对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病残农民生活给予物质保障。指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

五教[wǔ jiào]释义: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教育。《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孔 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3.唐 人对司徒别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不能忘情,乃召门生故吏而告之。”此指 唐 司徒 裴璩。宋 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唐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五言[wǔ yán]释义:1.五德之言。","2.五个字的句子。","3.见“五言诗”。

五字[wǔ zì]释义:1.五个字。多指诗文中五字句。《汉书·艺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南史·陆厥传》:“约 等文皆用宫商……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2.晋 郭颁《魏晋世语》:“司马景王 命中书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经时竭思不能改,心有忧色…… 会(钟会)取草视,为定五字。松 悦服,以呈 景王。景王 曰:‘不当尔耶?’松 曰:‘钟会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唐 沉佺期《同韦舍人早朝》诗:“一经传旧德,五字擢英材。”","3.泛指表章。唐 常袞《谢除知制诰表》:“得以文墨侍於轩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4.指五言诗。五代 齐己《秋夕书怀》诗:“平生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金 元好问《论诗》诗之二九:“池塘春草 谢 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明 王鏊《震泽长语·文章》:“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夺天工。”

五劳[wǔ láo]释义:1.中医学名词。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2.中医学名词。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

五水[wǔ shuǐ]释义古代对今 武汉市 以东,长江 北岸支流 巴水、蕲水、希水(今作 浠水)、西归水(今 倒水)、赤亭水(今 举水)的总称东晋、南朝 时因属 西阳郡,故称“西阳五水”。

五乘[wǔ chéng]释义:佛教语。谓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或云佛乘)。

五根[wǔ gēn]释义:1.佛教谓能生一切善法的五种根本法。即信根(信奉佛法),精进根(勤修善法),念根(忆念正法),定根(使心不散),慧根(思维真理)。","2.佛教谓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

破五[pò wǔ]释义旧俗农历月初五,过去一般商店多在破五以后才开始营业

五古[wǔ gǔ]释义:每句五字的古体诗。见〖古体诗〗。

五光[wǔ guāng]释义:1.五色光彩。","2.借指凤凰。

五义[wǔ yì]释义: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分[wǔ fēn]释义:犹言五成,一半。

五御[wǔ yù]释义:同“五驭”。《梁书·张率传》:“总三才而驱鶩,按五御而超攄。”

五季[wǔ jì]释义:1.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2.中医以四时配五行而为五季,即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属金,冬属水。

五圣[wǔ shèng]释义:1.五个圣人。指神农、尧、舜、禹、汤。","2.五个圣人。指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3.旧时江南一带所奉之邪神。

五间[wǔ jiān]释义:亦作“五閒”。五种离间方法。

五内[wǔ nèi]释义五脏,指内心:~如焚(形容内心极为焦虑)。铭感~。

五心[wǔ xīn]释义:犹言内心,心思。《人民戏剧》1978年第4期:“你这个人就是五心不定最后准得输个干干净净!”参见五内”。

五灵[wǔ líng]释义:1.谓麟、凤、神龟、龙、白虎,古代传说中的五种灵异鸟兽。","2.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五权[wǔ quán]释义:1.谓治军治国应权衡之五事。","2.五种重量单位。","3.指民国时中央政府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

五白[wǔ bái]释义古时博戏的采名。五木之制,上黑下白。掷得五子皆黑,叫卢,最贵;其次五子皆白,叫白。

五坊[wǔ fāng]释义:唐 代为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至 宋 初始废。《新唐书·百官志二》:“闲廏使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鶻坊,三曰鷂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自 真宗 封禪之后,不復校猎,废五坊之职。”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叶梦兆三台之尊,入朝隶五坊之乐。”

五鹿[wǔ lù]释义:1.春秋 时地名。(1)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 注:“五鹿,卫 地。”(2)晋 地。即 五鹿墟,又名 沙鹿。在今 河北省大名县 东。相传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 救 邯郸,围 五鹿。”杜预 注:“五鹿,晋 邑。”","2.指 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 通晓 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 王涛《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 五鹿。”(2)《汉书·佞倖传·石显》:“显 与中书僕射 牢梁、少府 五鹿充宗 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 邪 石 邪,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3.复姓

五岭[wǔ lǐng]释义: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湖南、江西南部和广西、广东北部交界处。

五内[wǔ nèi]释义五脏,指内心:~如焚(形容内心极为焦虑)。铭感~。

五月[wǔ yuè]释义:一年中的第五个月份。英文为May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二五[èr wǔ]释义:1.指别卦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2.指阴阳五行。","3.指春秋时晋献公嬖人梁五与东关五。","4.两个五,即十。","5.方言。即二百五。犹言傻里傻气

五兵[wǔ bīng]释义:1.五种兵器。所指不一。《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此指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见《司兵》郑玄 注。《穀梁传·庄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范宁 注:“五兵:矛、戟、鉞、楯、弓矢。”《汉书·吾丘寿王传》:“古者作五兵。”颜师古 注:“五兵,谓矛、戟、弓、剑,戈。”","2.泛指各种兵器。《隋书·达奚长儒传》:“且战且行,转鬭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唐 独孤及《庆鸿名颂》:“唐 兴百三十有八载,皇帝在贿天下,铸五兵为农器,栖万姓於寿域。”","3.泛指军队。《战国策·齐策五》:“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旧唐书·太宗纪上》:“若 轩辕 善用五兵,即能北逐 獯鬻。”","4.指战争。南朝 梁 刘孝标《金华山栖志序》:“左元放 称此山云:‘可免洪水五兵,可合神丹九转。’”前蜀 杜光庭《晋公太白狼星醮词》:“弓弢戢偃,雨顺风调,百穀有年,五兵永息。”","5.“五兵尚书”的省称。详“五兵尚书”。

五遁[wǔ dùn]释义:1.五种逸乐。指沉湎于金(如器物之用)、木(如宫室之盛)、水(如泛舟之乐)、火(如烹调之美)、土(如楼台之高)五种物质享受。","2.道教所称仙人五种借物遁形的方术。即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五伯[wǔ bó]释义:1.五个霸主。(1)指 夏 昆吾,殷 大彭、豕韦、周 齐桓公、晋文公。《庄子·大宗师》:“彭祖 得之,上及 有虞,下及五伯。”成玄英 疏:“五伯者,昆吾 为 夏 伯,大彭、豕韦 为 殷 伯,齐桓、晋文 为 周 伯,合为五伯。”(2)指 春秋 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缪公。《吕氏春秋·当务》:“备説非六王五伯。”高诱 注:“五伯,齐桓、晋文、宋襄、楚庄、秦繆 也。”明 沉采《千金记·定谋》:“五伯当年势迭兴,读书牛角戴锄行。”(3)指 春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 阖闾、越王 句践。《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故 齐桓、晋文、楚庄、吴 闔閭、越 句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彊殆中国。”(4)指 春秋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 夫差。《汉书·诸侯王表》:“故盛则 周、邵 相其治,致刑错;衰则五伯扶其弱,与其守。”颜师古 注:“伯读曰霸。此五霸谓 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 夫差 也。”","2.同“五百”。《新唐书·苏世长传》:“初在 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廛,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 不胜痛,呼而走,人笑其不情。”宋 岳柯《桯史·蠲毒图》:“﹝ 王涇 ﹞减死黥流,杖脊朝天门,中使涖焉,方覬其速毙,涇 货五伯下其手,卒得活。”","3.指 东汉 邓彪 等五人,因字号中皆带“伯”字,故称。《后汉书·邓彪传》“邓彪 字 智伯 ……后仕郡,辟公府”唐 李贤 注引《东观记》:“彪 与同郡 宗武伯、翟敬伯、陈绥伯、张弟伯,同志好,齐名,南阳 号曰‘五伯’。”

五土[wǔ tǔ]释义:1.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土地。","2.指青、赤、白、黑、黄五色土。古代帝王铺填社坛分封诸侯仪式所用之土。

五野[wǔ yě]释义中央四方地域

五气[wǔ qì]释义: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4.五种情感。

五衷[wǔ zhōng]释义:同“五中”。五脏。亦指内心。

五州[wǔ zhōu]释义:南朝 时指北方领土。《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五州。”李善 注:“《尚书》有十二州,宋 得其七,故谓北境云五州。”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片言而求三辅,一説而定五州。”

五甲[wǔ jiǎ]释义:宋 代科举考试自一至五等称“五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二甲赐进士及第从事郎;三、四甲进士出身;五甲同进士出身。宋 刘昌诗《芦浦笔记·仙卜》:“閲三年有旨降五甲,岂非前定乎?”参阅《宋史·选举志二》。

五征[wǔ zhēng]释义古人以雨、暘、煖、寒、风五者是否适时作为吉凶的徵验,称为“五徵”。

五排[wǔ pái]释义:见“五言排律”。

五陵[wǔ líng]释义:汉元帝以前西汉皇帝每筑一陵,要设一个陵县,将王孙豪富迁去。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渭水北岸今兴平市东北至咸阳市附近塬上,合称五陵,又称五陵塬。

五峰[wǔ fēng]释义:指五个手指。《全唐诗》卷八七九载《酒令·招手令》:“死其三洛,生其五峰。”《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为手势令”元 胡三省 注:“五峰,通呼五指也。”

五律[wǔ lǜ]释义:五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见〖律诗〗。

五大[wǔ dà]释义:1.指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等五种人。《左传·昭公十一年》:“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孔颖达 疏引 贾逵 云:“五大,谓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也。”《晋书·李特载记》:“《传》云‘五大不在边’,将军起兵始尔,便遣 李庠 握强兵於外,愚窃惑焉。”","2.指知、武、工、商、农。《逸周书·文酌》:“五大:一大知,率谋;二大武,剑勇;三大工,赋事;四大商,行贿;五大农,假贷。”","3.佛教称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为五大。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义解·宝亮》:“二施等於前,五火陈於后。”唐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五大者,谓地、水、火、风、空。”章炳麟《无神论》:“凡云幻有者,固与絶无有别,若意识为幻有,五大亦属幻有。”

五沙[wǔ shā]释义沙土细碎的中等土壤

重五[chóng wǔ]释义:同“重午”。

五蠹[wǔ dù]释义:战国 末 韩非 作《五蠧》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蠧民。蠧,蛀虫

五山[wǔ shān]释义:1.五座山。指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仙山岱舆、员嶠、方壶、瀛洲蓬莱。","2.五座山。指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3.五座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4.五大佛寺。皆建于南宋。即杭州径山兴盛万寿寺、北山景德灵隐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寺、宁波阿育王山鄮峰广利寺、太白山天童景德寺。

破五[pò wǔ]释义旧俗农历月初五,过去一般商店多在破五以后才开始营业

五雷[wǔ léi]释义:即五雷法。

五门[wǔ mén]释义:1.古代宫廷设有五门,自外而内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2.泛指宫城之门。","3.借指京城。","4.佛教语。坐禅所用的五大“对治法门”,《五门禅精要用法》:“坐禪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浄,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

五湖[wǔ hú]释义一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

五阳[wǔ yáng]释义:1.谓《易》夬卦中的五个阳爻。","2.指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五地;又指山阳、广阳、汉阳、南阳、丹阳五郡。

五族[wǔ zú]释义:1.指族诛本人、两弟及两妻家。《汉书·酷吏传·王温舒》:“光禄勋 徐自为 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 王温舒 罪至同时而五族乎!’”颜师古 注:“温舒 与弟同三旅,而两妻家各一,故为五也。”","2.谓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内的亲族。《后汉书·党锢传序》:“而今党人錮及五族,既乖典训之文,有谬经常之法。”《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元年》:“收杀 觚 者 高霸 程同,皆夷五族。”胡三省 注:“五族,谓五服内亲也。”","3.辛亥革命后曾称 汉、满、蒙、回、藏 五个民族为“五族”。

五星[wǔ xīng]释义:1.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2.古代星命术士以人的生辰所值五星之位来推算禄命,因以指命运

五河[wǔ hé]释义:1.神话传说中的五色之河。","2.淮河及其支流浍、沱、漴、潼,五河的合称。

五魁[wǔ kuí]释义:1.见“ 五经魁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叫来的相公搳拳打通关、五魁、八马,早已闹的烟雾尘天。”

五房[wǔ fáng]释义:唐 宋 中书省下分管行政事务的五个部门

五旗[wǔ qí]释义五色旗帜

五七[wǔ qī]释义:1.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唪经,有头七、三七、五七等。","2.约计数目之词。

五贼[wǔ zéi]释义:1.道教谓命、物、时、功、神为五贼。","2.指五种有害禾稼的东西。","3.五种自伤致疾之事。

五城[wǔ chéng]释义:指五城御史。清时京城内分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

五爵[wǔ jué]释义:五等爵位。指公、侯、伯、子、男。

五衷[wǔ zhōng]释义:同“五中”。五脏。亦指内心。

五龙[wǔ lóng]释义:1.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2.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3.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汉公沙穆五子。

五柳[wǔ liǔ]释义:见“五柳先生”。

五蕴[wǔ yùn]释义: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识五种刹那变化成分,由这五种成分的暂时结合形成了个我。

五杀[wǔ shā]释义:1.指墨、劓、剕、宫、大辟五刑。","2.犹五行

五魁[wǔ kuí]释义:1.见“ 五经魁 ”。","2.饮酒时搳拳,猜双方出指总数为五的用语。《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叫来的相公搳拳打通关、五魁、八马,早已闹的烟雾尘天。”

五尺[wǔ chǐ]释义:1.见“五尺之童”。","2.俗称牵引畜牲绳索。","3.指床。

飞五[fēi wǔ]释义:指出仕。语出《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潜初飞五,与时消息。”

五情[wǔ qíng]释义:1.喜、怒、哀、乐、怨五种情感。","2.犹言五内。","3.指五种致病因素。","4.星相家称天干。","5.佛教谓眼、耳、口、鼻、身五根产生的情欲。

五祖[wǔ zǔ]释义:佛教禅宗指“东土第五祖”唐 代 弘忍 禅师。

五家[wǔ jiā]释义: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基层单位。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2.指 黄帝、高阳、高辛、唐尧、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张守节正义:“五家黄帝、高阳、高辛、唐 虞、尧 舜 也。”","3.指 黄帝、颛顼、夏、殷、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张守节正义:“五家黄帝、顓頊、夏、殷、周 之历。”","4.指传《春秋》的 左氏、公羊氏、穀梁氏、邹氏、夹氏 五人。何休《<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刘向、周庆、丁姓、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刘向、周庆、丁姓、王彦 等,皆为《穀梁》。”","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7.指 北周北齐、南朝 梁、南朝 陈、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8.今文经学家指 唐、虞、夏、殷、周 五代。清 刘书年《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夏 一科,商 一科,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虞 一家,夏 一家,殷 一家,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章炳麟《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五月[wǔ yuè]释义:一年中的第五个月份。英文为May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五邑[wǔ yì]释义:五邑或称四邑、六邑,皆指今广东江门市管辖范围

五衰[wǔ shuāi]释义:佛教语。谓天上众生寿命虽长,临命终时,亦有五种预兆,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

五性[wǔ xìng]释义:1.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欲、惧、忧。","2.人的五种性情。指暴、淫、奢、酷、贼。","3.人的五种性情。指喜、怒、哀、乐、怨。","4.指仁、义、礼、智、信。","5.五脏特性

五道[wǔ dào]释义:1.五路、五个方面。《南史·吕僧珍传》:“建武 二年,魏 军南攻,五道并进。”唐 王昌龄《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塲。”","2.五种方法。《吕氏春秋·孝行》:“养有五道:脩宫室,安牀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龢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穀,烹六畜,龢煎调,养口之道也;龢颜色,説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3.佛教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处轮迴之所。见《菩萨处胎经》。道教承袭此说。见《云笈七籤》卷十。南朝 宋 鲍照《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去来五道,大千比之毫端;往復三界,祇劫未足称远。”参见“六道”。","4.见“五道将军”。

五生[wǔ shēng]释义:宋 元 以来,每于农历月初七前将绿豆、小豆(赤豆)、小麦等用水浸入磁器内,待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置小盆中,七夕供奉,俗谓种生。此类以五彩线所系之物谓之“五生”。见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