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yù gū tái] ,释义:古台名。在 江西 赣州市 西南 贺兰山 顶。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唐 赣州 郡守 李勉 登临北望,因改名 望阙,宋 曾慥 增筑二台,南为 郁孤,北为 望阙。宋 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烟云縹緲 鬱孤臺,积翠浮空雨半开。”宋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鬱孤臺 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元 萨都剌《奉次参政韵》:“大庾岭 头三月尽,鬱孤臺 下几人过。”亦省称“鬱孤”。宋 苏轼《郁孤台》诗:“入境见图画,鬱孤 如旧游。”宋 杨万里《送赵宽之排岸之官章贡》诗:“鬱孤 马祖 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
老堂台[lǎo táng tái] ,释义:旧时对上级官吏的尊称。
站台票[zhàn tái piào] ,释义:准许除旅客本人之外的人到列车到达和离开的限定站台去(如为迎送旅客)的票证。
走章台[zǒu zhāng tái] ,释义:见“ 走马章臺 ”。
肉灯台[ròu dēng tái] ,释义:谓在两臂挂油灯,燃以奉佛。后成为流弊,朝廷予以禁止。
青陵台[qīng líng tái] ,释义:亦作“青凌臺”。李冗《独异志》卷中引 晋 干宝《搜神记》:“宋康王 以 韩朋 妻美而夺之,使 朋 筑 青凌臺,然后杀之。其妻请临丧,遂投身而死。王令分埋臺左右。”《太平御览》卷一七八引《郡国志》:“鄆州 须昌县 有 犀丘城 青陵臺,宋王 令 韩凭 筑者。”后因以“青陵臺”为咏爱情坚贞的典故。
观星台[guān xīng tái] ,释义:观察星象的高台。即古代的天文台。
获麟台[huò lín tái] ,释义:为纪念“西狩获麟”,后人在获麟处筑起的土台。
玄圃台[xuán pǔ tái] ,释义:昆仑山 顶之台,为神仙所居。
台南市[tái nán shì] ,释义: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纵贯铁路线上。是台湾最早兴起的城市。1945年设市。人口703万(1994年)。曾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为台湾省南部重要城市和工业中心。古迹有延平郡王祠(郑成功庙)、台南孔庙、赤嵌楼和安平港古堡等。
青台旨[qīng tái zhǐ] ,释义:即青笞篇。指青词。
怀清台[huái qīng tái] ,释义:台名。在今 四川省长寿县 南。
台闽字[tái mǐn zì] ,释义:书写闽南语(台语)白话文的汉字。
棱锥台[léng zhuī tái] ,释义: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叫做“棱锥臺”。简称棱台。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 ,释义:1.在今浙江绍兴种山,相传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登临之处。","2.在今广东广州越秀山,为汉时南越王赵佗所筑。
燕台句[yàn tái jù] ,释义:唐 代 李商隐 尝作《燕台诗》四首,描情摹怨、忆旧伤别,备极工细,传颂一时。
金银台[jīn yín tái] ,释义:古代传说中神仙住所里的光辉灿烂的楼台。
琅邪台[láng yá tái] ,释义:1.亦作“琅琊臺”。台名。越王 勾践 观台,在 琅邪 故城东南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乃徙黔首三万户 琅邪臺 下。”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密州 诸城县 东南百七十里有 琅邪臺,越王 句践 观臺也。臺西北十里有 琅邪 故城。’《吴越春秋》云:‘越王 句践 二十五年,徙都 琅邪,立观臺以望 东海 ……’即 句践 起臺处。”南朝 齐 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东限 琅邪臺,西距 孟诸 陆。”","2.台名。在 山东 琅玡山 上。秦始皇 筑层台刻石纪功处。现原台已废圮,遗址如小山丘,地临黄海,气象恢宏。《史记·秦始皇本纪》:“作 琅邪臺,立石刻,颂 秦 德。”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琅邪山 在 密州 诸城县 东南百四十里。始皇 立层臺於山上,谓之 琅邪臺,孤立众山之上。”唐 李白《古风》之三:“秦王 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铭功 会稽岭,骋望 琅琊臺。”","3.指 秦“琅邪台刻石”。费砚《抚印宗派绝句》之三:“完白山人 书 秦 碑,刓印直是 琅琊臺。”
地磁台[dì cí tái] ,释义:地磁台分为永久地磁台和临时地磁台两类。
天台山[tiān tái shān] ,释义:天台山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离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约3公里。
老父台[lǎo fù tái] ,释义:同“老父母”。《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杜少卿 道:‘老父臺,些小之事,不足介意。荒斋原是空闲,竟请搬过来便了。’”
操作台[cāo zuò tái] ,释义:工作人员用的工作台。
天台宗[tiān tāi zōng] ,释义:中国 佛教派别之一。
定王台[dìng wáng tái] ,释义:台名。相传 汉景帝 子 长沙定王 刘发 为想望其母 唐姬 而建。在今 湖南省 长沙县 东。
朝汉台[cháo hàn tái] ,释义:即朝台。唐 刘长卿《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诗:“陆贾 千年后,谁看 朝汉臺。”参见“朝臺”。
导航台[dǎo háng tái] ,释义:为飞机引导方向的地面无线电台。
烽火台[fēng huǒ tái] ,释义:也叫狼烟台。古代为燃烧烽烟报警而在边境上所筑的高台。
燕春台[yàn chūn tái] ,释义:词牌名。双调,九十八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戏马台[xì mǎ tái] ,释义:1.古迹名。在江苏省铜山县南。即项羽凉马台。","2.古迹名。在河北临漳县西。又名阅马台。","3.古迹名。在江苏省江都县。台下有路,名玉钩斜,是隋代埋葬宫女的地方。见《嘉庆一统志·扬州府二》。
神武台[shén wǔ tái] ,释义:神武台位于三国赤壁古战场中,造型独特,如同一个威武的铜鼎倒立在点将台上,铜鼎状的石壁宣扬着肃杀的军威,震天的战鼓激励起激昂的气势。
T型台[t xíng tái] ,释义:呈T形的表演台,多用于时装表演。
标准台[biāo zhǔn tái] ,释义:拖拉机的统一计算单位,每十五个牵引马力叫一标准台。如一台三十六个牵引马力的拖拉机就等于2.4个标准台。
锁阳台[suǒ yáng tái] ,释义:词牌名。即《满庭芳》。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高阳台[gāo yáng tái] ,释义:1.词牌名。取战国楚宋玉赋神女事以为名。又名《庆春泽慢》、《庆春宫》。双调一百字,平韵。","2.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商调。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全阕略异,用作过曲。
双台乡[shuāng tái xiāng] ,释义:歧义词条,双台乡,地名,在我国山东省昌邑市和湖北省竹山县均设有双台乡。
台湾犬[tái wān quǎn] ,释义:在台湾随处都有的犬类的总称。
工作台[gōng zuò tái] ,释义:工作台采用优质冷扎板精工制作而成,坚固的工作桌框架,牢固平稳,可使工作桌承重1000kg;多种工作桌面选择,可配合不工使用的要求;工具吊柜(箱),侧柜(箱)灯架,调节脚杯,,外形美观;层板,抽屉质量上乘,承重大,抽屉内可根据需要任意分隔;节约空间,适用性强。
文昌台[wén chāng tái] ,释义:唐 代尚书省之别名。武则天 光宅 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唐 陈子昂《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遂用畴咨旧章,允怀甿诵,夺之公礼,上之於文昌臺。”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寻呼台[xún hū tái] ,释义:无线寻呼系统中的单向无线电发射台。简称呼台。
司马台[sī mǎ tái] ,释义: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
受禅台[shòu shàn tái] ,释义:相传为禅让帝位而筑的坛台。
上花台[shàng huā tái] ,释义:戏曲俗语。谓狎妓。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自小上花臺,做子弟。”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哥哥,你当初上花臺,做子弟,怎生受用快活,你説一遍,我试听咱!”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我也曾向烟月所上花臺做子弟倈。”
青凌台[qīng líng tái] ,释义:见“青陵臺”。
台北市[tái běi shì] ,释义: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盆地中央,环岛铁路线上。人口260万(1997年)。是全省的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风景名胜有大屯火山群、阳明山、北投温泉等。
鲁连台[lǔ lián tái] ,释义:台名。在 山东省 茌平县 东。传说 战国 时 齐 人 鲁仲连 曾在此居住,后人遂筑台纪念。
妙楷台[miào kǎi tái] ,释义:隋炀帝 聚藏古书家墨迹之台,建在 东都 观文殿 后。
嬴台女[yíng tái nǚ] ,释义:指传说中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大花台[dà huā tái] ,释义:大花台原名中峰,位于天台凤东北、会仙峰北侧,海拔1291米。
火锅台[huǒ guō tái] ,释义:huo guo tai,指吃火锅时使用的桌子称为火锅台火锅台的形状与普通桌子相似,桌面中间或局部另需带加热功能,通常桌面会开孔,以便安装加热组件。
昭台宫[zhāo tái gōng] ,释义:汉 代宫名。在 上林苑 中。《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霍后 立五年,废处 昭臺宫。”颜师古 注:“在 上林 中。”
肉台柈[ròu tái pán] ,释义:亦作“肉臺盘”。唐 杨国忠、南唐 孙晟 皆官居极品,穷奢极侈,食不设几案,使家妓各执食器立侍,号“肉臺柈”。见 宋 无名氏《锦绣万花谷·奢》、宋 马令《南唐书·义死传·孙晟》。
玉镜台[yù jìng tái] ,释义:1.玉制的镜台。唐 杨炯《梅花落》诗:“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臺。”宋 葛立方《满庭芳·簪梅》词:“玉镜臺边试看,相宜是浅笑轻顰。”《群音类选·京兆记》:“青鸞何事飞难至,却教我玉镜臺前懒画眉。”","2.指 晋 温峤 之玉镜台。温峤 北征 刘聪,获玉镜台一枚。从姑有女,嘱代觅婿,温 有自婚意,因下玉镜台为定。事见《世说新语·假谲》。后引申作婚娶聘礼的代称。唐 张紘《行路难》诗:“君不见 温 家玉镜臺,提携抱握九重来。”《群音类选·犀珮记·势逼改嫁》:“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 温郎 玉镜臺。”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外家纪闻》:“北江与其内姊适 程氏 者,幼相亲爱,颇有玉镜臺之慕,而姻事不谐。”郁达夫《无题》诗之二:“玉镜臺边笑老奴,何年归去长 西湖?”
望乡台[wàng xiāng tái] ,释义:1.旧指可眺望家乡的高地或人工修筑的高台。","2.迷信的人所说阴间的一座台,新死的人的灵魂在上面能看见阳间家中情况。
含真台[hán zhēn tái] ,释义:道家传说中的台名。
八风台[bā fēng tái] ,释义:1.汉 王莽 所造台名。《汉书·郊祀志下》:“莽 篡位二年,兴神僊事,以方士 苏乐 言,起 八风臺 於宫中。”","2.泛指台观。北周 庾信《道士步虚词》之一:“中天 九龙舘,倒景 八风臺。”
通天台[tōng tiān tái] ,释义:台名。在今 陕西省 淳化县 西北 甘泉山 故 甘泉宫 中。《汉书·武帝纪》:“﹝ 元封 ﹞二年冬十月……作 甘泉 通天臺。”颜师古 注:“通天臺 者,言此臺高,上通於天地。《汉旧仪》云高三十丈,望见 长安城。”《三辅黄图·台榭》引《汉武故事》:“筑 通天臺 於 甘泉,去地百餘丈,望云雨悉在其下,见 长安城 …… 元凤 间,自毁。”
喊山台[hǎn shān tái] ,释义:御茶园惊蛰鼓噪催发茶芽所筑的台。
郁孤台[yù gū tái] ,释义:古台名。在 江西 赣州市 西南 贺兰山 顶。因高阜郁然孤起,故名。唐 赣州 郡守 李勉 登临北望,因改名 望阙,宋 曾慥 增筑二台,南为 郁孤,北为 望阙。宋 苏轼《虔州八境图》诗之七:“烟云縹緲 鬱孤臺,积翠浮空雨半开。”宋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鬱孤臺 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元 萨都剌《奉次参政韵》:“大庾岭 头三月尽,鬱孤臺 下几人过。”亦省称“鬱孤”。宋 苏轼《郁孤台》诗:“入境见图画,鬱孤 如旧游。”宋 杨万里《送赵宽之排岸之官章贡》诗:“鬱孤 马祖 饶行乐,柿栗来禽肥过拳。”
望乡台[wàng xiāng tái] ,释义:1.旧指可眺望家乡的高地或人工修筑的高台。","2.迷信的人所说阴间的一座台,新死的人的灵魂在上面能看见阳间家中情况。
云台观[yún tái guān] ,释义:道观名。在 陕西 华山 云台峰 上,故名。其一为 北周道士 焦道广 建,其一为 宋 建隆 二年为 陈抟 建。唐 李商隐《与陶进士书》:“然所以拳拳而不能忘者,正以往年爱 华山 之为山而有三得……又得 谢生 於 云臺观,暮留止宿,旦相与去,愈復记熟。”《宋史·职官志十》:“又詔:‘杭州 洞霄宫、亳州 明道宫、华州 云臺观 ……置管干或提举、提点官。’”《水浒传》第五九回:“戴宗 报知 云臺观 观主并庙里职事人等,直至船边,迎接上岸。”
灯台守[dēng tái shǒu] ,释义:看守灯塔的人。
草台戏[cǎo tái xì] ,释义:在农村简易舞台上演的戏。
逍遥台[xiāo yáo tái] ,释义:1.在 山东省 滕州市。故 薛城 之南。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三·兖州府》:“临城驛 逍遥臺,在故 薛城 南十里。《左传·庄三十一年》‘筑臺于 薛’,即此臺也。齐宣王 时,孟尝君 归 薛,乃更筑之,名曰 逍遥。”","2.在 广东省 曲江县 南,隋 刺史 薛道衡 所建。唐 张九龄《岁除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序》:“故郡城有荒臺焉,虽层宇落搆,而遗制岿然,邑老相传,斯则 薛公 道衡 之所憩也。”
金台镇[jīn tái zhèn] ,释义:金台镇位于南充以北,距城区14公里,从市区驱车20分钟可到达。
月影台[yuè yǐng tái] ,释义:汉 掖庭中的台名。
阳台女[yáng tái nǚ] ,释义:指传说中 巫山 神女。常用以喻指多情女。
擂台赛[lèi tái sài] ,释义:一种竞技的比赛方法,一般分为团体擂台赛和个人擂台赛两种。
歌风台[gē fēng tái] ,释义:汉高祖 刘邦 歌《大风歌》之处,后人因筑台,并立碑刻歌辞。台址原在今 江苏省 沛县 东 泗水 西岸。1955年重建于 沛县 文化馆内。元 萨都剌《登歌风台》诗:“歌风臺 下河水黄,歌风臺 上春草碧。”
轩辕台[xuān yuán tái] ,释义:1.古代传说中的土台名。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乔山上。","2.亭台名。
长啸台[cháng xiào tái] ,释义:指 晋 高士 孙登 长啸处。故址在今 河南省 辉县 西北。
台阁体[tái gé tǐ] ,释义:1.明朝初年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其特点是形式雍容典雅,内容多歌功颂德。","2.即“馆阁体”
章台柳[zhāng tái liǔ] ,释义:唐 韩翃 有姬 柳氏,以艳丽称。
黄金台[huáng jīn tái] ,释义:古台名。又称 金台、燕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 北易水 南。相传 战国 燕昭王 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
吴公台[wú gōng tái] ,释义:古台名,在今 江苏 扬州市 北。原为 南朝 宋 沉庆 之攻 竟陵王 诞 时所筑之弩台,后 陈 将 吴明彻 围攻北齐 敬子猷,增筑以射城内,故名。唐 白居易《隋堤柳》诗:“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臺 下多悲风。”清 徐昂发《扬州》诗:“莫向 吴公臺 上望,江 南 江 北总无家。”
汉武台[hàn wǔ tái] ,释义:汉武帝 为求仙所筑的高台。在 沧州。其地俯临大海,长澜接天,巉岩峻石,颇为壮观。
登春台[dēng chūn tái] ,释义:1.《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后以“登春臺”比喻盛世和乐气象。","2.曲名。
三幺台[sān yāo tái] ,释义:一次宴席,要经过茶席、酒席、饭席才结束,故称“三幺台”。
柏梁台[bǎi liáng tái] ,释义:1.汉 代台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长安县 西北 长安 故城内。《三辅黄图·台榭》:“柏梁臺,武帝 元鼎 二年春起此臺,在 长安 城中北门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詔羣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 初 中臺灾。”","2.泛指宫殿。明 何景明《诸将入朝歌》之三:“羣公陪宴 柏梁臺,殿上传呼万寿杯。”清 陈学泗《纪事》诗之二:“衮龙新幸 柏梁臺,供奉传呼走马来。”
站台票[zhàn tái piào] ,释义:准许除旅客本人之外的人到列车到达和离开的限定站台去(如为迎送旅客)的票证。
九成台[jiǔ chéng tái] ,释义:台名。在今 广东省 曲江县 北城上。原名 闻韶台,相传 舜 南巡奏乐于此。
凉马台[liáng mǎ tái] ,释义:古代台名。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境内。晋 陆翽《邺中记》:“凉马臺 高三十尺,周迴五百步。后赵 石虎 所筑,建武 六年,虎 都 鄴,洗马于 洹水,筑此臺以凉马,故以名云。”后燕 慕容垂 自 渑池 由 凉马台 结筏渡 河,即此。参阅《晋书·慕容垂载记》。
台南市[tái nán shì] ,释义: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纵贯铁路线上。是台湾最早兴起的城市。1945年设市。人口703万(1994年)。曾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为台湾省南部重要城市和工业中心。古迹有延平郡王祠(郑成功庙)、台南孔庙、赤嵌楼和安平港古堡等。
李陵台[lǐ líng tái] ,释义:指 汉 李陵 的墓。
三思台[sān sī tái] ,释义:元代俗语。胸口,心窝。
思烟台[sī yān tái] ,释义:台名。
凤台曲[fèng tái qǔ] ,释义:乐府《上云乐》七曲之一。 南朝 梁武帝 作,取首句“凤臺上,两悠悠”为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八·上云乐》 郭茂倩 题解引《古今乐录》:“《上云乐》七曲, 梁武帝 製,以代西曲。一曰《凤臺曲》。” 隋 江总 《横吹曲》:“簫声《凤臺曲》,洞吹龙钟管。”
台阁体[tái gé tǐ] ,释义:1.明朝初年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其特点是形式雍容典雅,内容多歌功颂德。","2.即“馆阁体”
演易台[yǎn yì tái] ,释义:1.台名。在今 河南省 汤阴县 北。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相里 汤阴县 北有 羑里城,周回可三百餘步,其中平实,高于城外地丈餘,北开一门,相传 文王 演《易》之所。”《清一统志·河南九》:“演易臺 在 汤阴县 北 羑里城,即 文王 演《易》处。本朝 乾隆 十五年圣驾巡幸 河南,经此,有御製《演易臺謁文王祠》诗勒石。”","2.台名。在今 四川省 云阳县 北。《清一统志·四川十三》:“演易臺 在 云阳县 北三十里地,名 向阳坪,宋 邵康节 於此注《易》,明 御史 卢雍 立石表之。”
操作台[cāo zuò tái] ,释义:工作人员用的工作台。
了望台[liào wàng tái] ,释义:望远的高台。供瞭望敌情、火警等用。
画卦台[huà guà tái] ,释义: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画八卦之圣地,它坐落在城北一里的龙湖中,台高两米,广阔十余亩,四面环水,景色宜人。
台北市[tái běi shì] ,释义:位于中国台湾省台北盆地中央,环岛铁路线上。人口260万(1997年)。是全省的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风景名胜有大屯火山群、阳明山、北投温泉等。
通灵台[tōng líng tái] ,释义:汉武帝 为其妃 钩弋夫人 所建之台。
楚王台[chǔ wáng tái] ,释义:1.台名。即 阳台。在 四川省 巫山县,相传为 楚襄王 梦遇神女处。唐 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一:“暂留 鱼復浦,同过 楚 王臺。”仇兆鳌 注引《寰宇记》:“楚宫,在 巫山县 西二百步 阳臺 古城内,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参《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诗:“城边 宋玉 宅,峡口 楚王臺。”清 高咏《归舟作》诗:“江 上羣山拥髻螺,楚王臺 畔榜人歌。”","2.台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城内。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城内 楚王臺 设有军械局。”亦称“楚望臺”。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吴醒汉 等整队赴 楚望臺,补充子弹,佔领 蛇山。”
黄台吉[huáng tái jí] ,释义:蒙古 对太子的称谓。
章台柳[zhāng tái liǔ] ,释义:唐 韩翃 有姬 柳氏,以艳丽称。
瞭望台[liào wàng tái] ,释义:望远的高台。供瞭望敌情、火警等用。
姑苏台[gū sū tái] ,释义:亦作“姑胥臺”。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七年不成。”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汉 袁康《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胥门 外有九曲路,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以望 太湖。”元 萨都剌《登姑苏台》诗之二:“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清 孙枝蔚《姑苏台》诗:“姑苏臺 上春可怜,姑苏臺 下草芊芊。”
烟台话[yān tái huà] ,释义:在山东胶东半岛烟台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言,在方言分区中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烟威小片。
黄金台[huáng jīn tái] ,释义:古台名。又称 金台、燕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易县 东南 北易水 南。相传 战国 燕昭王 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
老寅台[lǎo yín tái] ,释义:含义是旧时对同僚的尊称。
工作台[gōng zuò tái] ,释义:工作台采用优质冷扎板精工制作而成,坚固的工作桌框架,牢固平稳,可使工作桌承重1000kg;多种工作桌面选择,可配合不工使用的要求;工具吊柜(箱),侧柜(箱)灯架,调节脚杯,,外形美观;层板,抽屉质量上乘,承重大,抽屉内可根据需要任意分隔;节约空间,适用性强。
定王台[dìng wáng tái] ,释义:台名。相传 汉景帝 子 长沙定王 刘发 为想望其母 唐姬 而建。在今 湖南省 长沙县 东。
斗鸡台[dòu jī tái] ,释义:亦作“鬭鸡臺”。即 吴公台。
大宪台[dà xiàn tái] ,释义:明 代称从三品巡抚为大宪台。详“大都宪”。
轮台诏[lún tái zhào] ,释义:汉武帝 一生,致力开拓西域,国力大损。至晚年深悔之,遂弃 轮台 之地,并下诏罪己,谓之“轮臺詔”。事见《汉书·西域传赞》。宋 杨万里《读罪己诏》诗:“莫读《轮臺詔》,令人泪点垂。”
楚阳台[chǔ yáng tái] ,释义:在 四川 巫山县 城西的 高都山 上。相传为 楚襄王 与 巫山 神女幽会处。
草台班[cǎo tái bān] ,释义:旧时对演员较少、设备简陋的江湖戏班子的俗称。他们经常走村赶集,在临时搭建的草台上演出,故名。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中国内地本来有一种草台班戏子,逢年逢节,他们赶到财神庙去唱戏。”吴组缃《山洪》十八:“四狗子 最后走出来,高耸着两肩,两手筒在紧小的袖口里,一步步摇晃,像个草台班子的小生。”
思子台[sī zǐ tái] ,释义:指 汉武帝 所作 归来望思之台。
天台宗[tiān tāi zōng] ,释义:中国 佛教派别之一。
粤王台[yuè wáng tái] ,释义:即 越王台。在 广州市 北 越秀山 上,相传为 西汉 时 南越王 赵佗 所筑。清 林昌彝《渡海》诗:“楼槛排山鬼岛开,白头今诣 粤王臺。”
楚望台[chǔ wàng tái] ,释义:见“楚王臺”(2)。
子陵台[zǐ líng tái] ,释义:东汉 严子陵 隐居钓鱼处。在 浙江 桐庐县 南 富春山 腰间,有东西两台,各高百余米。东称 严子陵钓台,西是 宋 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凤女台[fèng nǚ tái] ,释义:相传为 秦 人祭祀 弄玉 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 凤女祠。台址在今 陕西省 宝鸡市 东南。后亦借指公主和美女所居之处。唐 李峤《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诗:“龙舟下瞰鮫人室,羽节高临 凤女臺。”参见“凤臺”。
集灵台[jí líng tái] ,释义:1.唐时台名。在长生殿侧。","2.汉时台名。
扎台型[zhā tái xíng] ,释义:“扎颓型”,是温州地区的口语常用语。
避风台[bì fēng tái] ,释义:相传 汉 赵飞燕 身轻不胜风,成帝 为筑七宝避风台。
冰井台[bīng jǐng tái] ,释义:古台名。建安 十八年 魏武帝 建于 邺城 西北。晋 陆翽《邺中记》:“北则 冰井臺,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石季龙 於 冰井臺 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之五:“从容 冰井臺,清池映华薄。”
阳台梦[yáng tái mèng] ,释义:1.指男女欢会。","2.词牌名。此调有两体,四十九字者,调见《尊前集》,五代李存勗(唐庄宗)制,因词又有“又入阳台梦”句,遂取以为名;五十七字者,调见《花草粹编》,宋解昉制,两体截然不同。
台虎钳[tái hǔ qián] ,释义:钳工等用来夹住工件的工具,装在钳床上,有较大的钳口,用柄扳动螺丝杆旋紧。也叫台钳、老虎钳。
窗台线[chuāng tái xiàn] ,释义:窗台上的线,实际是装修时,为了使窗台美观,装潢上的衬托品。
黄台瓜[huáng tái guā] ,释义:即《黄臺瓜辞》。
戏马台[xì mǎ tái] ,释义:1.古迹名。在江苏省铜山县南。即项羽凉马台。","2.古迹名。在河北临漳县西。又名阅马台。","3.古迹名。在江苏省江都县。台下有路,名玉钩斜,是隋代埋葬宫女的地方。见《嘉庆一统志·扬州府二》。
晾鹰台[liàng yīng tái] ,释义:元 代游猎之所,猎者常携鹰休憩于此,故名。后为各朝皇家围猎、习武之地。其地在今 北京 市郊 南苑。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南海子》:“城南二十里,有囿,曰 南海子,方一百六十里。海中殿,瓦为之……殿傍 晾鹰臺,鹰扑逐以汗,而劳之,犯霜雨露以濡,而煦之也。”清 吴家骐《圣驾南苑大阅恭纪》诗:“虎旅自諳《司马法》,鵷班齐侍 晾鹰臺。”《新民晚报》1987.8.13:“南苑,即 南海子,自 元 代起就是皇家围猎和演习武事的场所。清 初皇帝每年五月都要驾幸 南海子,登上 晾鹰台,观看赛马和斗虎,仪式十分隆重。”
凌云台[líng yún tái] ,释义:台名。三国 魏文帝 所筑。《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黄初 二年﹞十二月,行东巡,是岁筑 凌云臺。”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千秋门 内御道北有 西游园,园中有 凌云臺,即是 魏文帝 所筑者。”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凌云臺 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錙銖相负揭。臺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
烟雨台[yān yǔ tái] ,释义:亦作“烟雨臺”。见“烟雨楼”。
时辰台[shí chén tái] ,释义:古代置于衙门和驿站前用来报时的设备。
集云台[jí yún tái] ,释义:指 汉 时 集灵台。
楼观台[lóu guān tái] ,释义:道教名观。在 陕西省 周至县 城东南 秦岭 山麓。相传 周康王 时,函谷关 令 尹喜 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 说经台。该楼一名 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改名 宗圣观。宋 元 曾屡更名,为 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籤》卷一○四。
碎落台[suì luò tái] ,释义:碎落台指的是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或边坡上,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而设置的有一定宽度的纵向平台。
邺台瓦[yè tái wǎ] ,释义:曹魏 邺都 铜雀台 上的盖瓦,用以制砚,为名品。
玉台体[yù tái tǐ] ,释义:诗体名。以 南朝 陈 徐陵 所编诗集《玉台集》(亦称《玉台新咏》)得名。
看台票[kàn tái piào] ,释义:看台票允许持票人在赛场最外围的站台处观看赛事。
帝尧台[dì yáo tái] ,释义:帝尧台坐落在浮山县城东海拔1037m的尧山之巅,2002年开始规划建设。
观星台[guān xīng tái] ,释义:观察星象的高台。即古代的天文台。
章台路[zhāng tái lù] ,释义:古台名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测景台[cè jǐng tái] ,释义:古时为测量日影所建的台。
凌歊台[líng xiāo tái] ,释义:台名。
说法台[shuō fǎ tái] ,释义:佛教讲道的高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过来人具广长舌,挥麈间登説法臺。”
相如台[xiàng rú tái] ,释义:汉 司马相如 的琴台。
瑶台倾[yáo tái qīng] ,释义:唐 刘禹锡 悼念亡妻作《伤往赋》,中有“瑶臺倾兮镜匳空”之语,后遂以“瑶臺倾”指妻子死亡。
姑苏台[gū sū tái] ,释义:亦作“姑胥臺”。台名。在 姑苏山 上,相传为 吴王 夫差 所筑。《墨子·非攻中》:“﹝ 夫差 ﹞遂筑 姑苏之臺,七年不成。”孙诒让 间诂:“按《国语》以筑 姑苏 为 夫差 事,与此书正合……《越絶》以 姑苏 为 闔閭 所筑,疑误。”汉 袁康《越绝书·外记传吴地传》:“胥门 外有九曲路,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以望 太湖。”元 萨都剌《登姑苏台》诗之二:“姑苏臺 上一尊酒,落日昏鸦无限悲。”清 孙枝蔚《姑苏台》诗:“姑苏臺 上春可怜,姑苏臺 下草芊芊。”
望海台[wàng hǎi tái] ,释义:古台名。故址在今 河北省 沧县 东北。又名 汉武台,方术之士为 汉武求仙处。或云 汉武 东巡海上所筑。一说 秦始皇 东巡望海处。参阅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巨洋水》、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四·河间府》。
急三台[jí sān tái] ,释义:唐 时一种节拍急促的曲调名。
台湾岛[tái wān dǎo] ,释义:中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3.58万平方千米。中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最高峰玉山海拔3 952米。平原狭小,多分布在西部。气候湿热,物产丰富。
芳尘台[fāng chén tái] ,释义:后赵 石虎 于 太极殿 前起楼,高四十丈,穷极珍奇,淫侈无度,碎异香为屑,数百人于台上扬散之,谓使尘雾生香,名为“芳尘臺”。见 晋 王嘉《拾遗记·晋时事》。
烽火台[fēng huǒ tái] ,释义:也叫狼烟台。古代为燃烧烽烟报警而在边境上所筑的高台。
上台阶[shàng tái jiē] ,释义:比喻社会发展、工作、生产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粮食产量~。本市经济又上了新台阶。
司天台[sī tiān tāi] ,释义:1.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考定历数等职。历代设置专官,称太史令。隋 改太史监,唐 初改为太史局,以后名称屡改,有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太史监等名。至 唐 肃宗乾元 元年改为司天台。除占候天象外,并预造来年历颁于天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2.犹天文台。又称观天台。观测天象的建筑。《元史·世祖纪七》:“太史令 王恂 等言:‘建司天臺於 大都,仪象圭表皆铜为之,宜增铜表高至四十尺,则景长而真。’”
凹阳台[āo yáng tái] ,释义:凹进外墙面的阳台。
楼观台[lóu guān tái] ,释义:道教名观。在 陕西省 周至县 城东南 秦岭 山麓。相传 周康王 时,函谷关 令 尹喜 曾在此结草楼而居,观看天象,并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称 说经台。该楼一名 紫云楼,后人创立道观,称“楼观”。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改名 宗圣观。宋 元 曾屡更名,为 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参阅《云笈七籤》卷一○四。
上台盘[shàng tái pán] ,释义:亦作“上檯盘”。谓有脸面,有身分。
金虎台[jīn hǔ tái] ,释义:台名。曹操 建。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故 邺城 西北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十八年﹞九月,作 金虎臺。”亦省称“金虎”。晋 陆云《登台赋》:“朝登 金虎,夕步 文昌。”唐 温庭筠《金虎台》诗:“碧草连 金虎,青苔蔽石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