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局[jī qì jú] ,释义:清 代管理机械工业的官署。郑观应《盛世危言·游历》附录《李提摩太亲王宜游历各国说》:“数十年来,华洋交涉,开前代未有之局,亦既洞悉其治国养民之法。故专设总署、设海军、设机器局以及各学堂。”
谘议局[zī yì jú] ,释义:清 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张謇《送十六省议员诣阙上书序》:“宣统 元年(1909)九月朔日,皇帝承先帝立宪之詔令,二十二行省諮议局同时成立。”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二:“因为在这个时期,清 朝政府宣布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各省设立谘议局,这是一种类似资产阶级议会的机关。”
浣衣局[huàn yī jú] ,释义:明 代犯罪女子服役洗衣处。
玉局观[yù jú guān] ,释义:宋 代著名的道观。设于 玉局化。在今 四川 成都市 北。《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六年》“蜀 主詔於 玉局化 设道场”胡三省 注引 宋 彭乘《修玉局观记》:“后汉 永寿 元年,李老君 与 张道陵 至此,有局脚玉牀自地而出,老君 昇坐,为 道陵 説《南北斗经》,既去而坐隐,地中因成洞穴,故以‘玉局’名之。”《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苏軾 ﹞在 永州 不多时,赦书又到,召还提举 玉局观。”
美人局[měi rén jú] ,释义:以美色为诱饵的骗局。宋 周密《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有所谓美人局,以娼优为姬妾,诱引少年为事。”《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孔明 笑指岸上人言曰:‘吾已算定多时矣。汝等回去传示 周郎,教休再使美人局手段。’”
机匠局[jī jiàng jú] ,释义:太平天囯 所设管理织絍人员的机构。
谘议局[zī yì jú] ,释义:清 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张謇《送十六省议员诣阙上书序》:“宣统 元年(1909)九月朔日,皇帝承先帝立宪之詔令,二十二行省諮议局同时成立。”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二:“因为在这个时期,清 朝政府宣布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在各省设立谘议局,这是一种类似资产阶级议会的机关。”
全局性[quán jú xìng] ,释义:一般是政治性术语。即指实物的主体层面,基础层面和主要层面。比如战争中要看敌我态势的基本形式。社会发展中要考虑基本方向。
善后局[shàn hòu jú] ,释义:清 代后期,在有军事的省份中,通常设有处理特殊事务的机构,称善后局。督、抚可以不按常规,支款办事。
制局监[zhì jú jiān] ,释义:官名。南朝 齐 梁 间设置。
局外者[jú wài zhě] ,释义:1.不属于一个组织、社团或没有得到允许参加其活动的人。","2.不被某单位、范畴或组织承认或接纳者。","3.与世隔绝或感到自己是被孤独的人。","4.指与某事无关的人。","5.非成员的状况或身份。
香药局[xiāng yào jú] ,释义:宋代时期的一个政府部门,掌筵席上备办各种香具﹑醒酒汤菜等。
浣衣局[huàn yī jú] ,释义:明 代犯罪女子服役洗衣处。
软脚局[ruǎn jiǎo jú] ,释义:接风洗尘的宴会。
大局观[dà jú guān] ,释义:大局观,通俗的说就是凡事长远考虑,以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原理看待问题。
局中人[jú zhōng rén] ,释义:泛指参与其事、了解内情的人。亦见局内人。
厘金局[lí jīn jú] ,释义:亦称“釐捐局”。征收厘金的机关。又名厘局。《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贵州省 设釐金局二十五处。”《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 同治 ﹞十年,直隶省天津府,改捐输义馆为 天津 釐捐局,抽收百货釐金。”《文明小史》第九回:“有的因为手中提的礼包分量过重,有的因为篮中所买的菜过多了些,按照釐捐局颁下来的新章,都要捐过,方许过去。”沈从文《边城》二:“地方还有个釐金局。”亦省作“釐局”。《清史稿·食货志六》:“是年(咸丰 三年)苏 常 叠陷,丁、漕无收,乃设釐局於 上海,藉资接济。”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粤 西故瘠地,南征军餉,皆挹注於 南(南寧)梧(梧州)两釐局。”参见“釐捐”。
民信局[mín xìn jú] ,释义:1.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约起源于 明 代 永乐 年间,流行于沿 江、沿海及 运河沿岸城市。清 代 道光 至 光绪 年间最盛。1896年 清 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2.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水到局[shuǐ dào jú] ,释义:临近穴前。
厘金局[lí jīn jú] ,释义:亦称“釐捐局”。征收厘金的机关。又名厘局。《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贵州省 设釐金局二十五处。”《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 同治 ﹞十年,直隶省天津府,改捐输义馆为 天津 釐捐局,抽收百货釐金。”《文明小史》第九回:“有的因为手中提的礼包分量过重,有的因为篮中所买的菜过多了些,按照釐捐局颁下来的新章,都要捐过,方许过去。”沈从文《边城》二:“地方还有个釐金局。”亦省作“釐局”。《清史稿·食货志六》:“是年(咸丰 三年)苏 常 叠陷,丁、漕无收,乃设釐局於 上海,藉资接济。”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粤 西故瘠地,南征军餉,皆挹注於 南(南寧)梧(梧州)两釐局。”参见“釐捐”。
支应局[zhī yìng jú] ,释义:清 代后期,各省总督、巡抚可以就地筹款,应付特殊用途,通常设置支应局,为非正式的财政机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譬如他要领煤,这里 南京 是没有煤卖的,照例是到支应局去领价,到 上海 去买。”
运送局[yùn sòng jú] ,释义:旧时一种代客办理运输手续的机构。
楸玉局[qiū yù jú] ,释义:苍青色玉石制的围棋盘。
榷场局[què chǎng jú] ,释义:管理榷场事务的官署。《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香药库使 高唐、张逊 建议,请置榷场局,大出官库香药、寳货,稍增其价,许商人入金帛买之,岁可得钱三十万贯,以济国用,使外国物有所泄。”参见“榷场”。
善后局[shàn hòu jú] ,释义:清 代后期,在有军事的省份中,通常设有处理特殊事务的机构,称善后局。督、抚可以不按常规,支款办事。
局域网[jú yù wǎng] ,释义:把小区域范围内的若干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直接连接而成的网络。
公估局[gōng gū jú] ,释义:清 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银炉所制宝银,须经公估局鉴定,于宝银面加批重量成色,才能在当地流通。外地流入宝银,仍须改铸重估。北京 设有官办公估局,上海、汉口、天津 等地的都是私人开设,收入全靠批费。1933年废两改元后停业。
慈幼局[cí yòu jú] ,释义:宋 代收养弃婴的机构。《说郛》卷十九引 元 郑元祐《遂昌山樵杂录·激赏慈幼》:“宋 京畿各郡门有激赏库,有慈幼局……贫家子多,輒厌之,故不育,乃许其抱至局,书生年月日时,局有乳媪鞠育之。”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固邦本·愍民之穷》:“淳祐 七年,创慈幼局,应遗弃小儿,民间有愿收养者,官为倩贫妇就局乳视,官给钱米如令。”近代有类似机构,称“慈幼院”。
团防局[tuán fáng jú] ,释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都’管辖的人口有一万至五六万之多,有独立的武装如团防局,有独立的财政征收权如亩捐等,有独立的司法权如随意对农民施行逮补、监禁、审问、处罚。”沙汀《记贺龙》三七:“在当天下午,一个具着‘敌党’身份的他,被当作宾客接待到团防局去了。”亦省作“团防”。叶紫《丰收》:“多数被团防加害过的人,让他们走过之后,都咬牙切齿地暗骂着。”
局中人[jú zhōng rén] ,释义:泛指参与其事、了解内情的人。亦见局内人。
救生局[jiù shēng jú] ,释义:旧时负责拯救水上遇难者和打捞尸体的机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到了下午,那救生局招人认尸的招帖,已经贴遍了城厢内外。”
机器局[jī qì jú] ,释义:清 代管理机械工业的官署。郑观应《盛世危言·游历》附录《李提摩太亲王宜游历各国说》:“数十年来,华洋交涉,开前代未有之局,亦既洞悉其治国养民之法。故专设总署、设海军、设机器局以及各学堂。”
胡弄局[hú nòng jú] ,释义:用骗人的手段敷衍一时。
积善局[jī shàn jú] ,释义:旧时民间组织的办理慈善事业的机构。
石首局[shí shǒu jú] ,释义:乐府鼓吹曲名。原名《将进酒》。
宝源局[bǎo yuán jú] ,释义:明 清 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 末 至正 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 于 应天府 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 明 洪武 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 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 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鞍子局[ān zǐ jú] ,释义:元 代制造鞍具的官办作坊。
民信局[mín xìn jú] ,释义:1.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约起源于 明 代 永乐 年间,流行于沿 江、沿海及 运河沿岸城市。清 代 道光 至 光绪 年间最盛。1896年 清 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2.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支应局[zhī yìng jú] ,释义:清 代后期,各省总督、巡抚可以就地筹款,应付特殊用途,通常设置支应局,为非正式的财政机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譬如他要领煤,这里 南京 是没有煤卖的,照例是到支应局去领价,到 上海 去买。”
糊弄局[hù nong jú] ,释义:敷衍蒙混的事情:他马马虎虎拾掇一下就走了,这不是~吗?
美人局[měi rén jú] ,释义:以美色为诱饵的骗局。宋 周密《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有所谓美人局,以娼优为姬妾,诱引少年为事。”《三国演义》第五五回:“孔明 笑指岸上人言曰:‘吾已算定多时矣。汝等回去传示 周郎,教休再使美人局手段。’”
迷魂局[mí hún jú] ,释义:比喻令人迷惑、诱人上当的骗局。
局不过[jú bù guò] ,释义:碍于情面,虽然自己不愿意,也只好屈从。
慈幼局[cí yòu jú] ,释义:宋 代收养弃婴的机构。《说郛》卷十九引 元 郑元祐《遂昌山樵杂录·激赏慈幼》:“宋 京畿各郡门有激赏库,有慈幼局……贫家子多,輒厌之,故不育,乃许其抱至局,书生年月日时,局有乳媪鞠育之。”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固邦本·愍民之穷》:“淳祐 七年,创慈幼局,应遗弃小儿,民间有愿收养者,官为倩贫妇就局乳视,官给钱米如令。”近代有类似机构,称“慈幼院”。
宝源局[bǎo yuán jú] ,释义:明 清 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 末 至正 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 于 应天府 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 明 洪武 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 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 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玉局化[yù jú huà] ,释义:地名。在 成都 市北。宋 代著名道观玉局观 设此。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成都 药市以 玉局化 为最盛,用九月九日。”参见“玉局观”。
团防局[tuán fáng jú] ,释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都’管辖的人口有一万至五六万之多,有独立的武装如团防局,有独立的财政征收权如亩捐等,有独立的司法权如随意对农民施行逮补、监禁、审问、处罚。”沙汀《记贺龙》三七:“在当天下午,一个具着‘敌党’身份的他,被当作宾客接待到团防局去了。”亦省作“团防”。叶紫《丰收》:“多数被团防加害过的人,让他们走过之后,都咬牙切齿地暗骂着。”
鼓铸局[gǔ zhù jú] ,释义:元 代制造钱币的官署。《元史·百官志八》:“诸路宝泉都提举司,至正 十年十月置。其属有鼓铸局,正七品;永利库,从七品。掌鼓铸 至正 铜钱,印造交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