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出的献的四字词语

今天词语大全网站要给大家提供的是献出的献的四字词语,这篇内容中收录了较多的献出的献的四字词语,部分词语有拼音和释义,献出的献的四字词语都摘录于汉语词典,希望这些献出的献的四字词语能够帮助到您。

祷献[dǎo xiàn] ,释义:谓向神求福而进献祭品。

献赋[xiàn fù] ,释义: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

拜献[bài xiàn] ,释义:礼拜献祭。

赍献[jī xiàn] ,释义:持献,携物进献。

献演[xiàn yǎn] ,释义:为观众表演节目(含敬意):进京~。~剧目。

献笑[xiàn xiào] ,释义:1.露出笑容。","2.犹见笑。被人笑话。","3.故作笑容以取悦于人。

终献[zhōng xiàn] ,释义: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献爵称“终献”。《旧唐书·刘祥道传》:“麟德 二年,将有事於 泰山,有司议依旧礼,皆以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元年》:“丙戌,帝服袞冕,饗太庙,以左丞相 拜珠 亚献,知枢密院事 图哲伯 终献。”

从献[cóng xiàn] ,释义:谓古代祭祀或飨食献酒后,以燔肉或炙肝置于俎上从而荐之。凡献皆有从,加爵非献则无。

献殷勤[xiàn yīn qín] ,释义:为了讨别人的欢心而奉承、伺候。

献仙音[xiàn xiān yīn] ,释义:词牌名。原为法曲之一种。有九十二字、九十一字、八十七字三体。

献浅[xiàn qiǎn] ,释义:献殷勤;拍马屁。

献进[xiàn jìn] ,释义:进献。把人或物奉献给朝廷或尊长。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皇都杂记·白燕》:“万历 二年,翰林院中白燕双乳,辅臣以献进两宫。”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每年献进 朝歌城 的美女,不知道有多少人呵。”

献岁[xiàn suì] ,释义: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王逸 注:“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宋 司马光《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清 刘献廷《郴州元旦》诗之三:“新知指可屈,献岁亦劳劳。”

献祭[xiàn jì] ,释义:奉祀;祭供。《汉书·王莽传中》:“五年二月,文母皇太后 崩……立庙於 长安,新 室世世献祭。”宋 徐天麟《西汉会要·礼六·宗庙》:“平帝 元始 四年,尊 孝宣庙 为 中宗,天子世世献祭。”纳兰星岛《呼玛河上的摇篮曲》二:“秋天来啦,奶奶到 云雀岭 的大森林里去献祭。”

祭献[jì xiàn] ,释义:祭祀供奉。《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又过了两日,是正月初五,苏州 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

三献官[sān xiàn guān] ,释义:官名。掌祭祀献爵之礼。《新唐书·刘禹锡传》:“后 许敬宗 等奏天下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立社。”《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致和元年》:“监察御史 邹惟亨 言:‘时饗太庙,三献官旧皆勋戚大臣,而近以户部大臣为亚献,人既疏远,礼难严肃。’”参见“三献”。

献茶[xiàn chá] ,释义:1.敬茶;献茶水。","2.敬词。用茶。

献豆[xiàn dòu] ,释义:周 代雕饰的礼器。

俘献[fú xiàn] ,释义:作为俘虏而被进献。

祼献[guàn xiàn] ,释义:古代帝王、王后祭祀时,以香酒灌地、以腥熟之食献神的礼仪。亦泛指祼礼。

献曝[xiàn pù] ,释义:

九献[jiǔ xiàn] ,释义:九次献酒。

禽献[qín xiàn] ,释义:把禽献给宾客。

献尸[xiàn shī] ,释义:古代祭礼中向尸者进献祭品。尸,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献纳函[xiàn nà hán] ,释义:接受臣民所投书奏、呈文等的匣子。《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蜀 主以 张业、王处回 执政,事多壅蔽,己未,始置匭函,后改为献纳函。”

献囚[xiàn qiú] ,释义:犹献俘。

献酒[xiàn jiǔ] ,释义:1.进酒;敬酒。","2.古代的一种浊酒。

献功[xiàn gōng] ,释义:1.献上功绩;报功。《诗·鲁颂·泮水》:“不告于訩,在泮献功。”孔颖达 疏:“唯在泮宫之内献其战功而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巡丁捧了罈子,到师爷那里去献功。”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这种东西﹞凡有可以欺凌的,他总想欺凌一下,也带些……可以献功得利的野心。”","2.谓在冬祭时奉献谷、帛等。《周礼·天官·内宰》:“佐后而受献功者。”郑玄 注:“献功者,九御之属。郑司农 云:‘蒸而献功。’”贾公彦 疏:“谓内宰佐助后而受女御等献丝枲之功、布帛等。”《国语·鲁语下》:“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紘綖……社而赋事,蒸而献功。”韦昭 注:“冬祭曰蒸,蒸而献五穀、布帛之属。”

献鸠[xiàn jiū] ,释义:进献鸠鸟。以示尊老、奉养老者。

献诗[xiàn shī] ,释义: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2.泛指奉献诗作。

一献[yī xiàn] ,释义:古代祭祀和宴饮时进酒一次为一献。《仪礼·士昏礼》:“舅姑共饗妇,以一献之礼。”贾公彦 疏:“舅献姑酬,共成一献。”《礼记·礼器》:“郊血,大饗腥,三献爓,一献孰。”郑玄 注:“一献,祭群小祀也。”孔颖达 疏:“一献孰者,一献祭群小祀。小祀卑,酒一献也,其荐用孰肉。”《左传·昭公元年》:“赵孟 欲一献,子其从之。”杨伯峻 注:“据《礼记·乐记》郑玄 注,一献,士饮酒之礼。”

献上[xiàn shàng] ,释义:在礼拜中表达(如作祷告)

盥献[guàn xiàn] ,释义:灌祭进献。

献觞[xiàn shāng] ,释义:犹献酒。

献书[xiàn shū] ,释义:1.进献书籍。多指民间进献佚书。","2.指把自己著的书题献给别人。","3.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

递献[dì xiàn] ,释义:犹奉献。

供献[gòng xiàn] ,释义:1.供奉;奉献。","2.〈方〉供品。

献行[xiàn xíng] ,释义:谓进用有德行的人。

献血[xiàn xuè] ,释义: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

借花献佛[jiè huā xiàn fó] ,释义: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献词[xiàn cí] ,释义:祝贺的话或文字:新年~。

献费[xiàn fèi] ,释义:古时进献朝廷的税赋钱。

献馈[xiàn kuì] ,释义:进奉礼物。

献履[xiàn lǚ] ,释义: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

献瑞[xiàn ruì] ,释义:谓呈献祥瑞。

珍献[zhēn xiàn] ,释义:珍贵的贡品。唐 罗让《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徭山役海,诡求无状。奇贡珍献,希冀无怠。”宋 苏轼《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枝》词:“闽 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献梦[xiàn mèng] ,释义:1.古代群臣于季冬献吉梦给天子以贺吉祥的一种活动。","2.泛指得吉梦。

献陵[xiàn líng] ,释义:明 代 仁宗 皇帝陵墓。十三陵之一。参见“十三陵”。

献奉[xiàn fèng] ,释义:献祭供奉。

献歌[xiàn gē] ,释义:奉献表示颂赞等的诗赋。

熟献[shú xiàn] ,释义: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献世包[xiàn shì bāo] ,释义:指出丑、丢脸的人。

献金[xiàn jīn] ,释义:捐献金银钱财。

投献[tóu xiàn] ,释义: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河献[hé xiàn] ,释义:指 汉 河间献王 刘德。

荩献[jìn xiàn] ,释义:谓奉承,献殷勤。

羲献[xī xiàn] ,释义: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王献之 父子二人的并称。

三献[sān xiàn] ,释义: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2.三种祭品。","3.三次呈献。

献议[xiàn yì] ,释义:陈述意见;建议。

赞献[zàn xiàn] ,释义:谓进献祭品。

入献[rù xiàn] ,释义:入朝进献礼物。

献能[xiàn néng] ,释义:推荐有才能的人。

献谀[xiàn yú] ,释义:奉承阿谀。

献体[xiàn tǐ] ,释义:露出身体。《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杜预 注:“献体,解衣。”

献金[xiàn jīn] ,释义:捐献金银钱财。

初献[chū xiàn] ,释义:1.谓开始向神献演乐舞。《春秋·隐公五年》:“考 仲子 之宫。初献六羽。”孔颖达 疏:“初,始也;往前用八,今乃用六也。献者,奏也;奏进声乐以娱神也。”","2.享客时首次敬酒。《左传·桓公九年》:“享 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杜预 注:“酒始献。”","3.祭祀时首次奠爵。《旧唐书·礼仪志三》:“礼成於三,初献、亚、终,合於一处。”

叔献[shū xiàn] ,释义:古代相传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献鸠[xiàn jiū] ,释义:进献鸠鸟。以示尊老、奉养老者。

贵献[guì xiàn] ,释义:贵重的献礼。

献茶[xiàn chá] ,释义:1.敬茶;献茶水。","2.敬词。用茶。

献璞[xiàn pú] ,释义:犹献玉。

酹献[lèi xiàn] ,释义:犹祭奠。

献凯[xiàn kǎi] ,释义:献捷。

献台[xiàn tái] ,释义:犹擂台。用来角技、比武的高台。《秦併六国平话》卷下:“便殿砖铺红玛瑙,献臺石砌碧琉璃。”《水浒传》第七四回:“三月二十八日又近了,小乙 并不要带一人,自去献臺上,好歹攀他攧一交。”《水浒传》第七四回:“一个年老的部署拿着竹批上得献臺,参神已罢,便请今年相扑的对手出马争交。”

送献[sòng xiàn] ,释义:奉送,贡献。

献侑[xiàn yòu] ,释义:古祭礼中主人献酒于侑尸者;劝酒助兴。

献仪[xiàn yí] ,释义:推荐贤者。

献主[xiàn zhǔ] ,释义:古称酒席上的主人。

分献[fēn xiàn] ,释义:古代祭祀,向配饗者行献爵献帛礼。与“正献”相对而言。

礼献[lǐ xiàn] ,释义:以礼奉献之物。

献上[xiàn shàng] ,释义:在礼拜中表达(如作祷告)

献哈达[xiàn hǎ dá] ,释义: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亚献[yà xiàn] ,释义: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美芹之献[měi qín zhī xiàn] ,释义: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贺献[hè xiàn] ,释义:朝贺贡献。

献斟[xiàn zhēn] ,释义:献酒。南朝 宋 王僧达《答颜延年》诗:“寒荣共偃曝,春醖时献斟。”

献世宝[xiàn shì bǎo] ,释义:犹献世包。

献遗[xiàn yí] ,释义:1.谓奉赠财物。","2.指馈赠品。

合献[hé xiàn] ,释义:相互敬酒。

献酢[xiàn cù] ,释义:谓主宾相互敬酒。

献谄[xiàn chǎn] ,释义:献媚,做出使人欢心的姿态或举动,以讨好别人。

献好[xiàn hǎo] ,释义:犹言献殷勤,讨好。

献呈[xiàn chéng] ,释义:恭敬地送给。

谨献[jǐn xiàn] ,释义:敬献。

献春[xiàn chūn] ,释义:孟春;新春。指农历正月。

耆献[qí xiàn] ,释义:犹耆宿。

献款[xiàn kuǎn] ,释义:归顺;投诚。

张献忠[zhāng xiàn zhōng] ,释义:(1606—1646)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1630年在陕西米脂起义。1640年进四川,横扫湘赣,宣布“钱粮三年免征”,得到群众拥护。1644年再度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与清军作战,中箭而死。

大献[dà xiàn] ,释义:1.谓献捷于祖庙。","2.丰厚的供献。

献瑞[xiàn ruì] ,释义:谓呈献祥瑞。

献醻[xiàn chóu] ,释义:见“献酬”。

大渊献[dà yuān xiàn] ,释义:亥年的别称。古以太岁在天宫运转的方向纪年。太岁指向亥宫之年称大渊献。《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后亦用作十二支中“亥”的别称。《史记·历书》:“尚章大渊献二年,闰十三。”司马贞 索隐:“尚章,癸也,《尔雅》作‘昭阳’也。”张守节 正义:“二年,癸亥岁也。”

巨献[jù xiàn] ,释义:巨大的贡献的意思。

跪献[guì xiàn] ,释义:下跪奉献。

献纳臣[xiàn nà chén] ,释义:进献忠言之臣。

献寿[xiàn shòu] ,释义:献礼祝寿。

汁献[zhī xiàn] ,释义:即秬鬯。古代祭祀时用以求神的香酒。用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陈献[chén xiàn] ,释义:进献;上贡。《朱子语类》卷七四:“‘效’字难看,如效力、效诚之‘效’,有陈献底意思。”《元典章·户部八·课程》:“今据 中兴州 真定 大原 等处人入状陈献 至元 二十年课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他不仅榨取了黍稷,他还榨取了牛羊,牵去剥皮的剥皮,煮的煮,陈献的陈献。”

献爵[xiàn jué] ,释义:犹献酒;敬酒。爵,古饮酒器。语出《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仪礼·士昏礼》“饗妇,姑荐焉”汉 郑玄 注:“舅姑共饗,妇舅献爵,姑荐脯醢。”唐 张馀庆《祀后土赋》:“鬱人献爵,司干授器。”

赐献[cì xiàn] ,释义:赐予与进献。

献供[xiàn gòng] ,释义:1.奉献供品。","2.指供品。

献见[xiàn jiàn] ,释义:进贡晋见。《史记·大宛列传》:“及 宛 西小国……皆随 汉 使献见天子。”《汉书·地理志下》:“﹝ 黄支国 ﹞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 武帝 以来皆献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是时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

献替[xiàn tì] ,释义:见“献可替否”。

亚献[yà xiàn] ,释义: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灵献[líng xiàn] ,释义:东汉 灵帝 与 献帝 的并称。

升献[shēng xiàn] ,释义:进献。

酬献[chóu xiàn] ,释义:1.相互劝酒。","2.献赠。

献诗[xiàn shī] ,释义:1.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2.泛指奉献诗作。

献杀[xiàn shā] ,释义:指进献猎获物。

献歌[xiàn gē] ,释义:奉献表示颂赞等的诗赋。

民献[mín xiàn] ,释义:民之贤者。亦借指民众。

曝献[pù xiàn] ,释义:《列子·杨朱》:“昔者 宋国 有田夫,常衣緼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緜纊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以“曝献”为所献微薄而意诚的谦词。

献玉[xiàn yù] ,释义:春秋 时 楚 人 卞和 得宝玉,先后献给 楚 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 楚文王 即位,和 抱玉璞哭于 荆山 下,楚王 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唐 陆畅《下第后病中》诗:“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金。”金 元好问《寄答飞卿》诗:“古来献玉犹难售,此日闻《韶》本不图。”

献民[xiàn mín] ,释义:犹贤民。原指 周 灭 商 后,商 遗民中之臣服于 周 者。

献羡[xiàn xiàn] ,释义:古代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搜括而得的羡馀。《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开庆元年》:“丁大全 使其私人为 浙西 提举常平,尽夺亭民盐本钱,充献羡之数。”

献言[xiàn yán] ,释义:1.进言;进献意见。《逸周书·皇门》:“献言在于王所。”宋 赵普《雍熙三年请班师疏》:“方冒宠以守藩,独献言而阻众。”","2.指所进献的意见。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目力疲於綺粲而不以览庶事之得失;耳聪尽於淫音而不以证献言之邪正。”

渊献[yuān xiàn] ,释义:1.即大渊献。亥年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郝懿行 义疏:“大渊献者,《占经》引 李巡 云:‘言万物落於亥,大小深藏屈近阳,故曰渊献。渊,藏也;献,近也。’按:近当作迎。”","2.代称十二支中“亥”。宋 曾巩《水灾》:“周世宗 尝使 竇儼 论水沴所兴。儼 以谓阴阳者水火之本,阴之主始於渊献。”参见“大渊献”。

陈献[chén xiàn] ,释义:进献;上贡。《朱子语类》卷七四:“‘效’字难看,如效力、效诚之‘效’,有陈献底意思。”《元典章·户部八·课程》:“今据 中兴州 真定 大原 等处人入状陈献 至元 二十年课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他不仅榨取了黍稷,他还榨取了牛羊,牵去剥皮的剥皮,煮的煮,陈献的陈献。”

献言[xiàn yán] ,释义:1.进言;进献意见。《逸周书·皇门》:“献言在于王所。”宋 赵普《雍熙三年请班师疏》:“方冒宠以守藩,独献言而阻众。”","2.指所进献的意见。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目力疲於綺粲而不以览庶事之得失;耳聪尽於淫音而不以证献言之邪正。”

献生子[xiàn shēng zǐ] ,释义:唐 宋 以来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以青囊盛五谷瓜果种子,互相赠送。

献熟[xiàn shú] ,释义:供奉煮熟的祭品。《旧唐书·代宗纪》:“八月丁亥,国子监释奠復用牲牢。上元 二年,詔诸祠献熟,至是 鱼朝恩 请復旧制。”《旧唐书·礼仪志四》:“圆丘方泽,依恒存一太牢。皇庙诸祠,临时献熟。”

麻姑献寿[má gū xiàn shòu] ,释义:献: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指祝贺寿辰。

两献[liǎng xiàn] ,释义:西汉 河间献王 刘德 和 东汉 沛献王 刘辅 的合称。

遗献[yí xiàn] ,释义:1.前朝留下的文献。清 全祖望《湖语》:“旧文遗献,日以榛芜。”","2.前朝留下的贤人。罗惇曧《文学源流》:“按 申公 为 荀卿 再传弟子,辕固生 当 汉 兴时,年已三十餘,韩婴 当 孝文帝 时,为博士,皆 先秦 之遗献也。”鲁迅《且介亭杂文·儒术》:“元遗山 在 金 元 之际,为文宗,为遗献,为愿修野史、保存旧章的有心人。”

献神[xiàn shén] ,释义:祭神。

三献[sān xiàn] ,释义: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2.三种祭品。","3.三次呈献。

献陵[xiàn líng] ,释义:明 代 仁宗 皇帝陵墓。十三陵之一。参见“十三陵”。

倾献[qīng xiàn] ,释义:全部献出。

献谋[xiàn móu] ,释义:献计;献策。

献飨[xiàn xiǎng] ,释义:犒赏;献酒食款待人。

献琛[xiàn chēn] ,释义:进献珍宝。表示臣服。语出《诗·鲁颂·泮水》:“憬彼 淮夷,来献其琛。”《宋书·武帝纪中》:“是以絶域献琛,遐夷纳贡。”唐 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武德 之始,奉使 岭 南,冯盎 等稽首称臣,献琛奉贄。”明 朱鼎《玉镜台记·南北凯旋》:“繫 呼韩 聊舒宿忿,绥 淮夷 皆来献琛。”

祭献[jì xiàn] ,释义:祭祀供奉。《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又过了两日,是正月初五,苏州 风俗,是日家家户户祭献五路大神,谓之烧利市。”

献血[xiàn xuè] ,释义: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

谨献[jǐn xiàn] ,释义:敬献。

币献[bì xiàn] ,释义:贡献礼物。

再献[zài xiàn] ,释义:古代祭祀时第二次献酒。

献纳院[xiàn nà yuàn] ,释义:唐 时朝廷专管臣民书奏呈文等的机构。

黎献[lí xiàn] ,释义:黎民中的贤者。

献土[xiàn tǔ] ,释义:古代负土献神,建庙祈福的一种活动。

宾献[bīn xiàn] ,释义:礼赐;饗赠。

羞献[xiū xiàn] ,释义:进献食品。

献祭[xiàn jì] ,释义:奉祀;祭供。《汉书·王莽传中》:“五年二月,文母皇太后 崩……立庙於 长安,新 室世世献祭。”宋 徐天麟《西汉会要·礼六·宗庙》:“平帝 元始 四年,尊 孝宣庙 为 中宗,天子世世献祭。”纳兰星岛《呼玛河上的摇篮曲》二:“秋天来啦,奶奶到 云雀岭 的大森林里去献祭。”

七献[qī xiàn] ,释义:献酒七次。

靖献[jìng xiàn] ,释义:谓臣下尽忠于君。语出《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清 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且 居仁 作图,名虽为诗,意实不专主於诗;大约如制科以诗赋取士,不过借以为靖献之资焉耳。”

酌献[zhuó xiàn] ,释义:1.谓酌酒献客。《礼记·仲尼燕居》:“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清 归庄《祭吴母王夫人文》:“今年夏五,七十良讌,远近亲串,登高酌献。”","2.谓设乐供神。《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六曰《寿和》,以酌献、饮福。”《宋史·徽宗纪二》:“乙酉,诣宫酌献。”宋 范成大《祭灶词》:“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清 翟灏《通俗编·神鬼》:“今谓设乐供神曰酌献。”

献纳[xiàn nà] ,释义:1.委婉的提出意见以供接受、采纳。","2.无代价地把东西献出。

荐献[jiàn xiàn] ,释义:祭献;向鬼神进献。

礼献[lǐ xiàn] ,释义:以礼奉献之物。

委献[wěi xiàn] ,释义:使自己屈服于人。

饩献[xì xiàn] ,释义:指禾、米、牲、肉和雉雁等。

献馘[xiàn guó] ,释义: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献御[xiàn yù] ,释义:指进献食物给皇上。《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每岁时献御,权 答报过厚。”唐 韩愈《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严献[yán xiàn] ,释义:犹奉献,献上。

羹献[gēng xiàn] ,释义:古代祭祀宗庙所用之犬。

三献玉[sān xiàn yù] ,释义: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献之 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 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 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 和氏 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

献果[xiàn guǒ] ,释义:古代“尝新”礼俗。以新获果品进献天子、宗庙。后亦指向统治者进献财物。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 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 曰:‘古者有春尝果,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明 沉榜《宛署杂记·宫庄子粒》:“税其地之入,以备两宫不时之需……然其初固一时献果之养,请与之孝,若曰姑寄是以待吾嚬笑之赏,俾不得再夺吾民产,意甚善也。”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礼祭郊祀·献果》。

辩献[biàn xiàn] ,释义:普遍献酒。古代宴饮或举行大典时的一种礼节。辩,通“徧”。

献替[xiàn tì] ,释义:见“献可替否”。

献纳使[xiàn nà shǐ] ,释义:唐 时匦院主持人,专管臣民书奏之官。原称匦使。

供献[gòng xiàn] ,释义:1.供奉;奉献。","2.〈方〉供品。

献善[xiàn shàn] ,释义:进劝善之言。

献岁[xiàn suì] ,释义: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楚辞·招魂》:“献岁发春兮,汨吾南征。”王逸 注:“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献岁。”宋 司马光《和宋子才致仕后岁旦见赠》:“闲官逢献岁,拜揖亦纷然。”清 刘献廷《郴州元旦》诗之三:“新知指可屈,献岁亦劳劳。”

献说[xiàn shuō] ,释义:进献意见。语出 汉 班固《东都赋》:“娄敬 度势而献其説,萧公 权宜而拓其制。”晋 潘岳《西征赋》:“灵 壅川以止鬭,晋 演义以献説。”

献羔[xiàn gāo] ,释义:古祭礼之一。进献羔羊以祭司寒。

賫献[jī xiàn] ,释义:持献,携物进献。《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嚭(伯嚭)初欲拒絶,姑使人探其来状,闻有所賫献,乃召入。”

斗献[dòu xiàn] ,释义:北斗星形的饰物。

兆献[zhào xiàn] ,释义:祭奠。

献楚[xiàn chǔ] ,释义:指 春秋 时 卞和 向 楚王 献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怀才不遇,投效无门。

贽献[zhì xiàn] ,释义:献赠的礼物。

献臣[xiàn chén] ,释义:贤臣。《书·酒诰》:“予惟曰:‘汝劼毖 殷 献臣,侯甸男卫。’”孔 传:“汝当固慎 殷 之善臣信用之。”蔡沉 集传:“献臣,殷 之贤臣。”唐 方干《途中寄刘沆》诗:“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宋 洪迈《容斋续笔·昭宗相朱朴》:“梦 傅巖 而得真相,则 商 道中兴;猎 渭 滨而载献臣,则 周 朝致理。”参见“献民”。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