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稚柳苏晴」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周邦彦的诗句大全

西平乐·稚柳苏晴是由宋朝作者周邦彦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情感的诗句,时光的诗句,柳树的诗句,动植物的诗句,感怀的诗句,留恋的诗句,文章中包含西平乐·稚柳苏晴全文,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西平乐·稚柳苏晴注释,西平乐·稚柳苏晴赏析等内容。

《西平乐·稚柳苏晴》,作者:周邦彦,朝代:宋。译文对照

《西平乐·稚柳苏晴》全文阅读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西平乐·稚柳苏晴》译文解释

柳才甦(sū)、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稚柳在雨中苏醒,春寒料峭,春意无多,冷暖不定。稚柳刚披上一层轻柔的绿纱,那老枝上自然还带着雪袭霜欺的痕迹驼褐色,初阳的微温还被浅浅的树荫遮挡,令人爱怜的初春的太阳,刚刚洒放出一些温暖,便被浅浅的树荫拚死遮挡。四十年来经历的人情世事,皆已随秋去春来的孤鸿疾飞而去,自身也与塘中的蒲苇一齐衰老枯黄,怎能知道将要去的地方前途如何,长久地沉思着站立在平坦的沙岸,追忆四十年前还是朱颜乌发的翩翩少年的时候,曾经游过的地方,这次重来令人思绪万千。天似穹庐、四野处地天相衔,高大的乔木依然如四十年前,然而如今自己举足要踏上前方征途的时候,却是心境很不平静,时间变迁,重游故地,但人的心境迥然不同。追求和向往又在心底翻腾,羡慕像东陵侯召平与彭泽令陶渊明一样韬影晦迹、鄙视功名归隐林下的生活;以琴、书自娱,闲时依松赏菊,何况自己精力尚沛、两鬓尚无白发。由衷感谢当年的故交好友,他们亲来我下榻处,为我接风,邀我宴饮,执壶把盏,热情留我共同度过百花即将吐艳争芳的春天。故人的殷勤挽留反而让我这个疲倦无比的游子盼望着返家。

《西平乐·稚柳苏晴》注释大全

①稚柳:嫩柳。指春来柳树发的新枝条。苏晴:在晴光中复活生长。

②故溪:往年(40多年前)经过的溪流。歇:停息。

③川迥(jiǒng):平野辽阔。赊:也是“远”的意思。

④驼褐(hè):是说身上穿的驼毛里子的粗布衣服挡不住寒气,正喜太阳露头可以去除寒冷了,不料阴云却死死地挡住了阳光。褐,粗布短衣。

⑤初日:初春的阳光。

⑥轻阴:薄云。抵死:竭力。须:却。

⑦孤鸿:孤雁。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恨如春草多,事逐孤鸿去。”句意为一生经历一去不返。

⑧塘蒲:池中蒲草。南朝梁庾肩吾曾与皇子唱和,势沦败后避难会稽,后还家。《李贺作锰还自会稽歌》咏其事:“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边贱。”词人借喻自己发白身老,不堪再仕而甘守贫贱。

⑨争知:怎知。 向此:来到这里,指天长县。

⑩迢递:遥远。

⑪伫(zhù)立:凝神久立。

⑫朱颜翠发:红颜黑发。代指青春年少之时,也就是四十多年前作者经此路上汴京之时。

⑬嗟(jiē):感叹,感伤。

⑭三楚:古地区名。《漠书·高帝纪》引孟康《音义》称旧名汉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约当今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等广大地区。

⑮乔木:躯干高大、枝叶繁茂的大树。依前:还和从前(四十多年前)一样。欹(qī)斜:倾侧,倾斜。

⑯慕想:向往和仰慕。

⑰东陵晦迹:秦东陵侯召平的隐居行为。据《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晦迹。隐藏自己的行踪。

⑱彭泽归来:指陶渊明辞官归隐。陶渊明曾为彭泽令,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去官职,赋《归去来兮辞》中“乐琴书以消优”和“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等句子,说明其隐居生活的乐趣。风流鬓未华(花),是说陶渊明隐居时年纪还不很老。

⑲鬓未华:鬓发未花白。句意为陶潜30岁前任州祭酒不久即辞官,更令人敬佩。

⑳亲驰郑驿:指作者的老朋友亲自驰马到天长郊外驿站,想好客爱友的郑当时那样款待他。郑,指郑当时,西汉人,以好客爱友著名。据《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没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后来借指对友人盛情接待。

21.时倒融尊:也是指天长的老朋友殷勤地款待自己。融,指孔融,东汉人,好客。据《后汉书·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长叹曰:‘座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尊,即酒樽。

22.劝此淹留:劝我再此久留。淹留:久留。

23.芳时:春天。美好的时节。

24.翻:反而。倦客:客居他乡的倦游之人。以上六句说故人殷勤好客,盛情挽留,但这反而让词人更加思乡心切,厌倦仕途奔走。。

《西平乐·稚柳苏晴》拼音

Yuan Feng Chu ,Yu Yi Bu Yi Xi Shang ,Guo Tian Chang Dao Zhong 。Hou Si Shi Yu Nian ,Xin Chou Zheng Yue ,Bi Zei Fu You Gu De 。Gan Tan Sui Yue ,Ou Cheng Ci Ci 。

Zhi Liu Su Qing ,Gu Xi Xie Yu ,Chuan Jiong Wei Jiao Chun She 。Tuo He Han Qin ,Zheng Lian Chu Ri ,Qing Yin Di Si Xu Zhe 。Tan Shi Zhu Gu Hong Jin Qu ,Shen Yu Tang Pu Gong Wan ,Zheng Zhi Xiang Ci ,Zheng Tu Tiao Di ,Zhu Li Chen Sha 。Nian Zhu Yan Cui Fa ,Ceng Dao Chu ,Gu De Shi Ren Jie 。

Dao Lian San Chu ,Tian Di Si Ye ,Qiao Mu Yi Qian ,Lin Lu Ji Xie 。Chong Mu Xiang 、Dong Ling Hui Ji ,Peng Ze Gui Lai ,Zuo You Qin Shu Zi Le ,Song Ju Xiang Yi ,He Kuang Feng Liu Bin Wei Hua 。Duo Xie Gu Ren ,Qin Chi Zheng Yi ,Shi Dao Rong Zun ,Quan Ci Yan Liu ,Gong Guo Fang Shi ,Fan Ling Juan Ke Sai Jia 。

《西平乐·稚柳苏晴》赏析摘录

据词前小序知该篇写于“辛丑正月”,辛丑年,即公元1121年(宋徽宗宣和三年),词人当时正六十五岁,也是他生命走到尽头的一年。序中所云:“避贼”的“贼”,系指方腊。据史籍记载,公元1120年(宋徽宗宣和二年)秋,方腊率江、浙一带农民起义,反抗北宋王朝的沉重剥削,义军迅速占领杭州(今浙江)、歙州(在今安徽)等六州五十二县,东南震动。该词写尽距写词时四十余年前故地的风光景色及当时又重游时的不胜感慨之情。上片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稚柳苏晴”三句写春之初至:柳才苏、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故溪”与“稚... 古诗文网>>

《西平乐·稚柳苏晴》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