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陶渊明的诗句大全

归园田居·其三是由魏晋朝作者陶渊明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古诗三百首的诗句,田园的诗句,场景的诗句,初中古诗的诗句,生活的诗句,文章中包含归园田居·其三全文,归园田居·其三译文,归园田居·其三注释,归园田居·其三赏析等内容。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译文对照

《归园田居·其三》全文阅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归园田居·其三》译文解释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归园田居·其三》注释大全

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 稀少。

③兴: 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⑤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⑥狭: 狭窄。

⑦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湿。

⑩足: 值得。

⑪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愿: 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违: 违背。

《归园田居·其三》拼音

Chong Dou Na Shan Xia ,Cao Cheng Dou Miao Xi 。

Wo Zai Na Shan Xia Chong Zhi Dou Zi ,De Li Ye Cao Mao Cheng Dou Miao Wan Xi 。

Chen Xing Li Huang Hui ,Dai Yue He Chu Gui 。

Qing Shang Zao Qi Xia De Chan Chu Za Cao ,Ye Mu Jiang Pi Yue Guang Gang Chu Gui Qu 。

Dao Xia Cao Mu Chang ,Xi Lou Zhan Wo Yi 。

Xia Zhai De Shan Jing Cao Mu Cong Sheng ,Ye Lou Zhan Shi Le Wo De Yi 。

Yi Zhan Bu Zu Xi ,Dan Shi Yuan Mo Wei 。

Yi Shan Bei Zhan Shi Bing Bu Ke Xi ,Zhi Xi Wang Bu Wei Bei Wo Gui Geng Tian Yuan De Xin Yi 。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摘录

这首“种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个字的小空间里,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人隐居之后躬耕劳动的情景。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种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杨恽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是对其劳作情况做总体交待,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足为怪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怜的... 古诗文网>>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作过几次地方的小官,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弃官归隐田园,直到老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后人所称赞。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有作品《靖节先生集》传世。《归田园居》共五首,本篇是第三首,写的是诗人的劳动生活情况和隐居田园的决心。“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慌,草长得... 诗词名句网>>

《归园田居·其三》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