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吴文英的诗句大全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是由宋朝作者吴文英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写人的诗句,闲适的诗句,文章中包含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全文,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译文,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注释,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赏析等内容。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作者:吴文英,朝代:宋。译文对照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全文阅读

水亭花上三更月,扇与人闲。弄影阑干。玉燕重抽拢坠簪。

心期偷卜新莲子,秋入眉山。翠破红残。半簟湘波生晓寒。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译文解释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注释大全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拼音

Shui Ting Hua Shang San Geng Yue ,Shan Yu Ren Xian 。Long Ying Lan Gan 。Yu Yan Chong Chou Long Zhui Zan 。

Xin Ji Tou Bo Xin Lian Zi ,Qiu Ru Mei Shan 。Cui Po Gong Can 。Ban Dian Xiang Bo Sheng Xiao Han 。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赏析摘录

“水亭”两句,“水亭”临水,所以“花”即夏日莲花也。此言夏日深夜,月光如水泻在花上、叶上、水亭上和亭中之人身上。本来夏日暑热手不停扇,但如今时已深夜,人在水亭,就不需要频摇扇子,故曰“扇与人闲”。“弄影”两句,状归隐。“抽簪”,仕官者束发整冠,而用簪固冠发上,今言“抽簪”,即是暗喻卸仕归隐沈约《侍宴乐游苑》有:“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即是指卸仕也。此言人在亭旁栏干伫立,月照人影倒映水中摇晃不停,“无官一身轻”,所以能抽去燕形玉簪,卸去官帽而自由自在了。上片记述一位卸仕之人的闲适情状。“心期”两句,述因闲致愁。言此人... 古诗文网>>

《采桑子·水亭花上三更月》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