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李白的诗句大全

春夜洛城闻笛是由唐朝作者李白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音乐的诗句,情感的诗句,思乡的诗句,初中古诗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春夜洛城闻笛全文,春夜洛城闻笛译文,春夜洛城闻笛注释,春夜洛城闻笛赏析等内容。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朝代:唐。译文对照

《春夜洛城闻笛》全文阅读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春夜洛城闻笛》译文解释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春夜洛城闻笛》注释大全

(1)洛城:今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子。玉:指玉石。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

(4)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5)闻:听;听见。

(6)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7)故园:指故乡,家乡。

《春夜洛城闻笛》拼音

Shei Jia Yu Di An Fei Sheng ,San Ru Chun Feng Man Luo Cheng 。

Shi Shei Jia Jing Mei De Di Zi An An De Fa Chu You Yang De Di Sheng ?Sui Zhao Chun Feng Piao Yang ,Chuan Bian Luo Yang Quan Cheng 。

Ci Ye Qu Zhong Wen She Liu ,He Ren Bu Qi Gu Yuan Qing 。

Jiu Zai Jin Ye De Qu Zhong ,Ting Dao Gu Xiang De 《She Yang Liu 》,Na Ge Ren De Sai Xiang Zhi Qing Bu Hui Yin Ci Er You Ran Er Sheng Ne ?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摘录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 古诗文网>>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 诗词名句网>>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