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全文/注释/译文/赏析 - 苏轼的诗句大全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由宋朝作者苏轼写的一首诗句,这是一首思念的诗句,恩师的诗句,感慨的诗句,怀念的诗句,文章中包含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全文,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译文,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注释,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赏析等内容。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作者:苏轼,朝代:宋。译文对照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全文阅读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译文解释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注释大全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拼音

Shuang Yu Yi Shi Chang Huai Kuo 。Kong Ting Chan Chan Qing Ying Yan 。Jia Ren You Chang Zui Weng Ci ,Si Shi San Nian Ru Dian Ma 。

Cao Tou Qiu Lou Liu Zhu Hua 。San Wu Ying Ying Hai Er Ba 。Yu Yu Tong Shi Shi Weng Ren ,Wei You Xi Hu Bo De Yue 。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赏析摘录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宋代文学苏轼的词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上阕起首两句描写了作者泛游颍河所见到的景致。颍州有颍河汝水,最终汇于淮河之中。“霜馀”两字交代作者到颍州时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颍河也失去了春夏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势,温婉细流涓涓而下。水声潺潺,在作者听来,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将河水拟人化的写法,更显得情真意切。“佳人尤唱醉翁词,... 古诗文网>>

这首词是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全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意绪凄婉,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深秋是枯木季节,加上那年江淮久旱,淮河也就失去盛水季节那种宏阔的气势,这是写实。第二句“空听潺潺清颖咽”的“清颖”写的也是实情。“咽”字写出了水浅声低的情景。水涨水落,水流有声,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词人却说水声潺潺是颍河在幽咽悲切,这是由于他当时沉浸在怀念恩师欧阳修的思... 诗词名句网>>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