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署的两字词语

本篇两字词语要给大家提供的是带署的两字词语,这篇内容中收录了较多的带署的两字词语,部分成语有拼音和释义,带署的两字词语都摘录于中华词典,希望这些带署的两字词语能够帮助到您。

使署[shǐ shǔ] ,释义:使馆。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新使署在 法郎培侯锐街 十号,许竹篔 星使已驻於此。”清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嚮往之。’聊书於此,以俟他日。光绪 十七年六月在 伦敦 使署,公度 自序。”

棘署[jí shǔ] ,释义:指太常寺,大理寺的别称。

鳌署[áo shǔ] ,释义:指翰林学士院。

署光[shǔ guāng] ,释义:即开启早晨的阳光,或者称为日出。

卿署[qīng shǔ] ,释义:九卿的官署。

差署[chà shǔ] ,释义:派人署理。《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凡 剑南 自节度使、刺史以下官,听 知祥 差署讫奏闻,朝廷更不除人。”

专署[zhuān shǔ] ,释义:专员公署的简称。

仙署[xiān shǔ] ,释义:仙官办事之所。借称道教祠观。

掖署[yè shǔ] ,释义:唐 代指门下、中书两省。后世亦指类似的中央部门。

署理[shǔ lǐ] ,释义:旧时指某官职空缺,由别人暂时代理。

解署[jiě shǔ] ,释义:官署。

官署[guān shǔ] ,释义:官厅。

署缺[shǔ quē] ,释义:本官出缺,由他官暂代其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藩臺早就有心给 继之 一个署缺。”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 葛寰中 ﹞花了一笔不小的钻营费,钻得一封 振贝子 的八行,盘算回 川 之后,就不署缺,也可得到一桩阔差事。”

阃署[kǔn shǔ] ,释义:地方长官的官衙。

右署[yòu shǔ] ,释义:高级官职。

部署[bù shǔ] ,释义:安排;布置(人力、任务):~工作。战略~。~了一个团的兵力。

亲署[qīn shǔ] ,释义:亲自署名。

署衔[shǔ xián] ,释义:在文书上题署官衔。

署置[shǔ zhì] ,释义:部署设置。常指选用官吏。汉 应劭《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稜 阴扶辅其政,出入二年,署置教令无愆失。”《汉书·佞幸传·淳于长》:“莽 侍 曲阳侯 疾,因言:‘长 见将军久病,意喜,自以当代辅政,至对衣冠议语署置。’”颜师古 注:“自谓当辅政,故豫言某人为某官,某人为某事。”《新唐书·选举志下》:“按前代选用,皆州、府察举,至于 齐 隋,署置多由请託。”

郎署[láng shǔ] ,释义:汉、唐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

署府[shǔ fǔ] ,释义:泛指官署。

译署[yì shǔ] ,释义:清 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严复《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

连署[lián shǔ] ,释义:同“联署”

平署[píng shǔ] ,释义:犹连署。在公文上一起署名。

督署[dū shǔ] ,释义:总督衙门。

署劵[shǔ juàn] ,释义:签署劵约。

署议[shǔ yì] ,释义: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

治署[zhì shǔ] ,释义:古代地方行政官署。《新唐书·徐申传》:“﹝ 韶州 ﹞自兵兴四十年,刺史以县为治署。”

寺署[sì shǔ] ,释义:官署。

荒署[huāng shǔ] ,释义:对所在衙署的谦称。

署额[shǔ é] ,释义:题字於碑额。

离署[lí shǔ] ,释义:离开职守。

署事[shǔ shì] ,释义:处理公事或代理职事。《南史·沉庆之传》:“庆之 粗有口辩,手不知书,每将署事,輒恨眼不识字。”宋 范仲淹《邠州建学记》:“明年春,予得请,为 豳城 守。署事之三日,謁夫子庙。”《红楼梦》第一一○回:“从前奶奶在东府...

乌署[wū shǔ] ,释义:古代御史台的别称。

鸠署[jiū shǔ] ,释义:简陋的衙门。

府署[fǔ shǔ] ,释义:官署。

署名[shǔ míng] ,释义:在书信、文件、文稿等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也指在著作发表或出版时,把著者的名字印在上面。

拜署[bài shǔ] ,释义:拜除,任命。

宫署[gōng shǔ] ,释义:宫禁中的衙署。

宾署[bīn shǔ] ,释义:幕府。

香署[xiāng shǔ] ,释义:指京畿省台之类的官署。

调署[diào shǔ] ,释义:调任。

合署[hé shǔ] ,释义:官署。

城署[chéng shǔ] ,释义:犹城邑。

附署[fù shǔ] ,释义:犹副署。

中署[zhōng shǔ] ,释义:1.宫廷内府。","2.指厅堂。

灵署[líng shǔ] ,释义:犹仙府。

署拜[shǔ bài] ,释义:谓授职拜官。

陵署[líng shǔ] ,释义:典守天子陵园的官署。《新唐书·礼乐志四》:“二十年詔:建初、启运、兴寧、永康陵,岁四时、八节,所司与陵署具食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昭、乾、定、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陞旧一阶,是后诸署皆称臺。”

署印[shǔ yìn] ,释义: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省署[shěng shǔ] ,释义:旧指中央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 崔寧 署兵部侍郎 刘迺 为上下考,宏 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 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 怀 薛据 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

芸署[yún shǔ] ,释义:秘书省的别称。

词署[cí shǔ] ,释义:词臣的官署,如翰林院之类。

冷署[lěng shǔ] ,释义:冷落清闲的官署。

封署[fēng shǔ] ,释义:1.封条印记。","2.谓封缄后复加印记。

榷署[què shǔ] ,释义:宋 置掌管过境贸易的机构。《宋史·食货志下八》:“乾德 二年,禁商旅毋得渡 江,於 建安、汉阳、蘄口 置三榷署,通其交易……缘 江 百姓及煎盐亭户,恣其樵渔,所造屨席之类,榷署给券,听渡 江 贩易。开寳 三年,徙 建安 榷署於 扬州。江 南平,榷署虽存,止掌茶货。”

六署[liù shǔ] ,释义:南朝 齐 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所领导的六个官署。《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上躬亲细务,纲目亦密;於是郡县及六署、九府常行职事,莫不启闻,取决詔敕。”胡三省 注:“按 萧子显《齐志》:六署者,尚书左右僕射、左右丞所通署除署、功论、封爵、贬黜、八议、疑讞六案也。”参阅《南齐书·百官志》。

局署[jú shǔ] ,释义:官署。

署用[shǔ yòng] ,释义:谓任用官吏。

签署[qiān shǔ] ,释义: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联合公报。

廨署[xiè shǔ] ,释义:官署。

区署[qū shǔ] ,释义:犹廨舍。官吏办事及居住的处所。

公署[gōng shǔ] ,释义:官员办公的处所(用作政府机关名):行政~。

朝署[cháo shǔ] ,释义:朝廷官署。

判署[pàn shǔ] ,释义:签字画押。

盐署[yán shǔ] ,释义:掌管盐务的官署。《宋书·州郡志一》:“南沙 令,本 吴县 司盐都尉署。吴 时名 沙中。吴 平后,立 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 咸康 七年,罢盐署,立以为 南沙县。”

署伏[shǔ fú] ,释义:北方进入夏天最热的时候。

联署[lián shǔ] ,释义:也作连署。会同签名。

印署[yìn shǔ] ,释义:谓盖印签押。

署押[shǔ yā] ,释义:在文书上签名,押字。

受署[shòu shǔ] ,释义:接受委任。

署字[shǔ zì] ,释义: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唐 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诗:“案牘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元史·拜住传》:“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清 顾炎武《日知录·押字》:“《集古録》有 五代 时帝王将相等署字一卷。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

閤署[hé shǔ] ,释义:官署。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到衙门》:“进衙门日,周视閤署墻垣门户,有迎外不谨之处,传工房改塞。”

私署[sī shǔ] ,释义:私授官职。

玉署[yù shǔ] ,释义:1.官署的美称。南朝 梁 刘孝绰《校书秘书省对雪咏怀》:“终朝守玉署,方夜劳石扉。”《南史·恩幸传论》:“门同玉署,家号金穴。”宋 杨万里《送丁子章将漕湖南》诗之三:“看渠还玉署,老我正归耕。”王闿运《丁文诫诔》:...

三署[sān shǔ] ,释义:汉 时五官署、左署、右署之合称。《后汉书·和帝纪》:“引三署郎召见禁中。”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署谓五官署也,左、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国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唐 沉佺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诗:“明朝题 汉 柱,三署有光辉。”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杨雄 为侍郎,乃三署郎,非尚书郎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严署
法署
节署
违署
警署
鼇署
辟署
布署
禁署
财署
曹署
署预
兰署
市署
医署
云署
关署
署尾
押署
副署
柏署
抚署
权署
钱署
内署

署任[shǔ rèn] ,释义:暂摄原任。

行署[xíng shǔ] ,释义:行政公署的简称。

霜署[shuāng shǔ] ,释义:御史台的别称。

粉署[fěn shǔ] ,释义:即粉省。尚书省的别称。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字典、网络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评论